李邕《出师表》(传),行书,无款绢本,剪裱本 23.2×11.5cm×9开,原本今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李邕《出师表》(传),行书,无款绢本,剪裱本 23.2×11.5cm×9开,原本今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李邕《出师表》(传),行书,无款绢本,剪裱本 23.2×11.5cm×9开,原本今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李邕《出师表》(传)...
清扬州贡生曹芾行书节录前出师表 曹芾,清未民初著名书法家,原籍镇江,长期定住扬州,光绪贡生 参阅: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宋代岳飞《草书前后出师表》 明代祝允明《小楷前后出师表》 明代文征明《小楷前后出师表》 明代文征明《行书出师表》 近现代于右任《草书出师表》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克复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全文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
李邕|行书《出师表》,高清精美 李邕,字泰和,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行书技法独树一帜,深受后世书法爱好者的推崇。李邕的行书,既有王羲之的流畅自然,又融入了颜真卿的雄浑气势,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在他的众多作品中,《出师表》无疑是最为人称道的一件瑰宝。李邕的行书技法特点,首先体现在他独特的笔...
因为部分残缺,尤其是无落款,但根据以前的记载推断,即使不是李邕本人所写,也是学习李邕书体的人所创。《出师表》用笔自然劲健,结体舒展自如,顿挫起伏,颇有唐代行书风范。注:本平台以分享书画知识为宗旨,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若内容涉及版权相关问题,烦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定会在第一时间将相关内容予以删除。
李邕(yōng)(678年-747年),字泰和,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汉市江夏区)人。唐朝大臣、书法家。 李邕出身江夏李氏,博学多才,擅长诗文书法,尤其擅长以行楷书写碑,少年成名。起家校书郎,迁左拾遗,唐玄宗即位后,转户部郎中,调殿中侍御史,迁括州刺史,转北海...
著名启体大家张雪明行书孔明《出师表》欣赏:书者介绍:张雪明:男,1965年出生,河北省固安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大学文化,教书十年。师从启功,刘炳森诸先生。应邀为颐和园书写巨幅(名目后记)。他所临习的启功体,不仅形似,也因为得到启功先生的意蕴点拨而更加神似。有网友甚至评说:若不署名,会误以为是启功...
赵子昂和李邕的行书虽然相似,但如果细细分析其中的用笔细节的话,你会发现赵子昂行书和他老师李邕《出师表》在有些地方还是有差异的,赵子昂的明显更加温润一些。李邕呢,在骨力和笔势的多变上还是要高于赵子昂的。 从书法取法上讲,赵子昂和李邕都是王羲之的徒弟,厉害的是,赵子昂在学习王羲之的同时,还不忘借鉴学习他...
因此王羲之的行书至今仍是难以逾越的“天花板”,那么后人就没有能与之并肩的吗?在元代还真有一位“叛徒”继承“二王”的行书神韵。用笔清雅飘逸,被追捧者奉为“亚圣”,甚至他抄写的《前出师表》能与“二王”媲美,当为行书“天花板”,此人就是号称“元书第一”的赵子昂。赵子昂原本是宋朝宗室之后,但在元人...
无款绢本,割裂成册。前有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石渠宝笈等印,后半及署款皆残缺,书者名不可考,书势似李邕,清《滋蕙堂帖》曾刻,直署为李北海书,近人王壮为编入《中国书画》定为真迹。此册不见宋明著录,落笔结字庄峻有法,较《四言古诗卷》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