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法国学习的这段时间内,凯库勒依据研究硫酸氢戊酯的结果写就了自己的第一篇化学论文。这篇论文得到许多专家的高度评价,1852年,也就是凯库勒刚到法国的第二年,便获得了化学博士学位,不久,凯库勒便回国了。在随后的研究中,凯库勒曾转战英国,但无论在哪儿,他始终对原子价问题十分关注。之后,他通过实验...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是一位极富想象力的学者,他曾提出了碳四价和碳原子之间可以连接成链这一重要假说。凯库勒结构式(kekule formula)是除路易斯结构外另一种非常重要和经常使用的用直线来描述价键的结构式。凯库勒结构式的定义 路易斯结构中,用电子点结构是相当繁琐的,特别是对于较大的分子,用单一直线表示单键,用...
凯库勒的研究,使原有的几种基本类型的有机化合物中,又补充了一种新的类型——甲烷类型。 关于原子价理论,凯库勒曾发表了《关于多原子基团的理论》一文,他提出了一些基本原理。并对弗兰克兰、威廉逊、欧德林等人的某些结论加以概括总结,深入地研究了原子间...
凯库勒的“发明梦”凯库勒抓住这梦中的一闪念迅即解决了这长期困扰他的问题从而对有机化学理论做出了卓著的贡献成为灵感促成发明的著名事例 凯库勒的“发明梦” 一天夜里,德国化学家凯库勒(1829~1896)在苦思冥想,他长期以来一直想把苯分子的结构式表达出来。他想着想着,困倦了,几乎要昏昏入睡。 猛然间,他于迷迷朦...
凯库勒 外文名: FriedrichA·Kekule 国籍: 德国 民族: 日耳曼 出生地: 德国达姆斯塔德市 出生日期: 1829年9月7日 逝世日期: 1896年7月13日 职业: 化学家 毕业院校: 吉森大学 主要成就: 苯的凯库勒式 代表作品: 《芳香族化合物的结构》《关于莱(1,3 5一三甲苯)的结构》 目录 凯库勒的年轻时代 凯库勒的环...
于是凯库勒集中精力研究这6个碳原子的“核”。在提出了多种有关苯的开链式结构而又因其与实验结果不符被一一否定之后,1865年,他终于悟出闭合链的形式是解决苯分子结构的关键,他以苯的(Ⅰ)式表示这一结构。1866年他又提出苯分子是一个由6个碳原子以单、双键相互交替结合而成的环状链(Ⅱ)式,后简化为(...
德国有机化学家凯库勒在梦中发现了苯的结构简式,一直是化学史上的一个趣闻。一天晚上,凯库勒坐马车回家,在车上昏昏欲睡。在半梦半醒之间,他看到碳链似乎活了起来,变成了一条蛇,在他眼前不断翻腾,突然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形成了一个环,并旋转不停,他猛然惊醒,受到梦的启发,明白了苯分子原来是一个六角形环状结构。
在睡梦中惊醒之后,凯库勒终于明白苯分子是一个环,由六个碳原子首尾相接,于是,在我们的有机化学教科书中,到处都能看到那个六角形的圈圈了。怪不得,凯库勒后来说,“我们应该会做梦”。 个人简介 凯库勒(Friedrich August Kekulé von Stradonitz...
凯库勒(1829—1896) 有机结构理论的奠基人 奥古斯特·凯库勒是十九世纪以来,有机化学界的真正权威。 在化学元素的化合价向题上,凯库勒提出了碳链的新思想,这是有机化合物理论的一次革命。 凯库勒关于苯环结构的假说,在有机化学发展史上作出了卓越贡献,从根本上推动了有机化学的发展。 由于这些杰出贡献,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