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意思是: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本句运用了典故和反问的修辞手法。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回来报告王说:...
这两句词不仅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也反映了辛弃疾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关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尊重和关爱那些为国家、民族作出贡献的英雄人物,让他们在晚年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怀。 辛弃疾的这两句词“谁念英雄老矣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通过借古讽今的手法,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赵国屡次遭受秦国威胁,又想起了廉颇,打算再度起用他,于是派了一名使臣去魏国大梁慰问,考察廉颇是否可用。廉颇一顿饭吃了十斤肉,一斗米,还披甲上马,来证明自己仍宝刀未老。可这位使者早已被廉颇的仇人郭开收买,回来和赵王说:“廉将军年纪大了,但饭量还好,只是与臣坐了一会儿工夫,就去了三次厕所”,于是...
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 赏析 辛弃疾之词,风格豪放,气势雄浑,境界开阔,已成为不刊之论,是学者所共识的,但论及最能代表其风格的作品时,众人皆推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殊不妥。这首词,虽有豪放之因素,但细究可发现,此词风格非“豪放”一词所能全面概括。从整体上来看,此词并非一首激情澎湃、斗志昂扬...
一、原文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二、译文 ...
辛弃疾同学当时的大作,最后一句的感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当时老廉老了,被原单位给炒了鱿鱼,但他觉得人虽老但还是要发挥余热的,于是跑到楚国找工作,楚国老板一听是另外那名企的得力干将,就非常要招为部下,就派人去面试老廉,当时就出了一道面试题: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现在...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全文赏析 [译文]有谁会来问:廉颇已老,英勇威风可曾如故? [出典]辛弃疾《永遇乐》 注: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豪爽刚烈的气节,矢志报国的热情,壮志难酬的悲愤,英雄迟暮的凄凉。辛弃疾,文人中的异数,梦想与现实冲撞出的传奇。他胸怀大志,一生追逐英雄梦,但报国无门。他一路走来,时而仰天长啸,时而抚剑哀鸣。他将一腔忠愤,化作长歌短赋。那一行行激昂的文字,是他的兵勇;那一曲曲雄壮的悲歌,...
【释义·赏析·引用】 关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词及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请参看诗词名句“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赏析。下面侧重解释一下名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 辛弃疾写这首词时已经66岁,可以说已经进入老年。在词的下片,词人抚今追昔,想起四十三年的抗金生涯,那曾经烽火连天的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