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谁问廉颇老矣”这句词出自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句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句话的意思是,有谁还会来问,廉颇老了,他的饭量还好吗?这里借用了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的故事。 廉颇是赵国的一位杰出将领,以勇猛善战著称。然而,在他晚年的时候,赵国的国君却不再信任他,...
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 赏析 辛弃疾之词,风格豪放,气势雄浑,境界开阔,已成为不刊之论,是学者所共识的,但论及最能代表其风格的作品时,众人皆推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殊不妥。这首词,虽有豪放之因素,但细究可发现,此词风格非“豪放”一词所能全面概括。从整体上来看,此词并非一首激情澎湃、斗志昂扬...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呢?这个问题是用来比喻一个人在晚年是否还能继续有所作为,能否力挽狂澜,扭转乾坤。在古时候,人们非常注重壮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而认为老年人不再有能力去从事重要的事情,只是价值降低的废物。但是,廉颇用自己接下来的生活证明了这并不是事实。 廉颇虽年迈,但他并没有象征...
诗句意思是“有谁会来寻问,廉颇将军年纪已老,他的身体是否强健如故”,作者以廉颇自比,这个典用得很贴切,内蕴非常丰富,一是表白决心,和廉颇当年服事赵国一样,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只要起用,当仁不让,奋勇争先,随时奔赴疆场,抗金杀敌。二是显示能力,自己虽然年老,但仍然和当年廉颇一样,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当年,...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完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
这句话的直接翻译是:“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自己还能吃饭吗?”这里的“凭谁问”表达了无人关心的寂寥,“廉颇老矣”则是对廉颇年迈的直述,“尚能饭否”则是以一种讽刺而又不失深情的口吻,询问廉颇是否还能保持当年的英勇与活力。 这种翻译不仅保留了原句的字面...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注释】· 永遇乐:词牌名,又名“消息”,此调有平、仄两体。此体为双调一百零四字,上下片各十一句四仄韵。· 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孙仲谋: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曾建都京口。· 寄奴:南朝...
此句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词原句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综上,本题答案为“尚能饭否”。扩展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
廉颇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以示能战。使者回来谎报赵王说:“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多次拉屎)矣。”赵王以为老,遂罢。这个故事原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者写词时已六十六岁了,篇末以廉颇自比,感叹弃置不用。 翻译:有谁能前来探问,看看我是不是像廉颇当年,到底老不老?还能不能一顿吃下很多饭...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词 作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第八句,其全文如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 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 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