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谜【数亿年前的海洋霸主——几丁虫身世之谜被揭开:生殖过程就像挤牙膏】几丁虫是生活在奥陶纪至泥盆纪(4.8亿—2.6亿年前)海洋中的微体生物,它们小到肉眼几乎看不见,却是数亿年前的海洋霸主,如今还能帮助人类找到石油等矿产资源,为科学家破解物种大灭绝之谜提供了重要线索。自1931年被首次报道以来...
科技日报记者 张晔 几丁虫是在4亿年前后的海洋中广泛存在的,通常形似“花瓶”的一类微小化石,长期以来生物学属性不清,以前大多被认为是某类生物的卵。近日,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梁艳博士等通过研究提出,几丁虫更可能是独立的生物而不是其他生物的卵,相关成果31日在线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 几丁虫在早、中...
4亿年前,几丁虫在海洋中广泛存在,通常是形似“花瓶”、“漂流瓶”一类的微小化石,但长期以来生物学属性不清,以前大多被认为是某类生物的卵。 近日,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梁艳博士等人通过研究提出,几丁虫更可能是独立的生物而不是其他生物的卵。 据悉,几丁虫由于其演化速率快,分布广,形态构造简单易识别,其在年代地...
记者14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由中国、爱沙尼亚、美国、英国古生物学者组成的团队,运用最新显微成像技术,捕获了一种在远古海洋中生存了1亿多年的微小动物——几丁虫的繁殖瞬间。几丁虫是一类体型非常微小的生物。它们生活在4.8亿至3.6亿年前的远古海洋中,身体长度以微米计,形态上看,有长颈...
④几丁虫壳囊是笔石原胎管之前的阶段,即所谓前原胎管(preprosicula)期的化石。⑤和沟鞭藻等藻类及菌类有关。相关专家达成的共识是,几丁虫并非一个自然类群,而是包括后生动物、藻菌类等的混合类群。2019年,中国学者梁艳等综合多国相关精美材料对几丁虫的生物学属性进行了重新思考和研究,认为几丁虫就是一种瓶...
该研究采用近红外显微成像、显微CT、双束电子扫描和场发射电子成像等多项技术手段,发现长久以来被认为是畸变的特异标本实则是记录几丁虫生殖瞬间的关键材料。这类特异标本的一大共性是在一个标本的反口极方向(俗称“底部”)发育一个与该标本具有相同形态特征的、个...
4亿年前的一个形似“漂流瓶”的海洋微生物,终于在当代拥有了更为可信的身份。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梁艳及其合作者通过20枚特殊的化石标本,用高科技的手段,还原了奥陶纪至泥盆纪广泛生活在海洋中的几丁虫“生娃”过程,从而更加确定,这个貌似瓶瓶罐罐的小家伙,就是一个独立的生物个体,而非卵。
袋球几丁虫(新种)袋球几丁虫(新种)是产于成都市龙门山的早泥盆世(D1) 的化石。形态特征 壳体瓶形,体室亚圆形,颈柱形,具领并加厚,颈口收缩,变薄,黄褐色。底椭圆,底缘椭或变为钝角状。壳壁表面覆以不规则粒刺或小颗粒纹饰,壳体直径100~150微米。地址产层 下泥盆统关山坡组。
显微镜下,几丁虫的生殖过程就像挤牙膏 在收集到的几丁虫化石中,科研人员注意到有一些长相非常古怪。 科研团队采用近红外显微成像、显微CT、双束电子扫描和场发射电子成像等多项技术手段,在数百枚化石中发现,过去被人当作畸变的特异标本,其实是几丁虫生殖瞬间的定格。 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微小化石,几丁虫的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