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租减息 [ jiǎn zū jiǎn xī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jiǎn zū jiǎn xī ]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大家还在搜 51年减租减息 减租减息政策的意义 减租减息的革命性 减租减息选择题 抗战时期减租减息...
根据材料“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可知这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1942年1月2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在详细研究了各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了《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制定了抗日时期土地政策的三项基本原则。除了重申“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实行减租减息,借以改善农民的...
[名词解释] 减租减息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为了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抗日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在1937年8用召开的洛川会议上,决定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改为减租减息政策。洛川会议后,减租减息政策即在各根据地陆续实行。减租减息的...
减租减息[ jiǎn zū jiǎn xī ] ⒈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 【英】reduction of rent for land and of interest on loans; 网络解释 减租减息 为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主政权规定:在未实行土改的地区,允许地主出租土地,但原则上须按照战前的原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承认战前...
减租减息政策是1937年8月“洛川会议”时正式确定下来的。但直到1941年底,有的地区并未认真执行,未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对抗日根据地巩固极为不利。1942年1月28日和2月6日,中共中央先后发布了《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和《关于如何执行土地政策决定的指示》,对减租减息政策及执行办法作了明确规定...
减租减息政策是一种政府和社会为了减轻租户和借款人的经济负担而采取的措施。该政策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减租,即减少租户应支付的租金;二是减息,即降低借款人应支付的利息。 一、减租政策 减租政策主要针对房屋租户,特别是商业租户。在疫情期间或经济困难时期,政府或房东可能会主动减少租金,以减轻租户的经济压力。此外...
“减租减息”政策一宣布,贫苦农民沸腾了。 冀氏、兰村、白村、南北孔滩,半道乔沟……一个个千百年来封闭落后贫穷的小山村,到处贴着红红绿绿的“打日本,救中国”“减租减息,合理负担”“穷人当家做主人”等宣传标语。 穷苦百姓打着红旗,唱着歌曲,喊着...
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即地租一般地以实行二五减租为原则,按抗日战争的原租额,减去百分之二十五;利息一般地减少到社会借贷关系所允许的程度。实行了这个政策,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调动了广大农民的抗日积极性,又保存了地主、债主对土地和财产的所有权,有利于争取地主、...
解析 正确答案: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为适当调节各抗日阶层的利益实行的土地政策。一方面地主要减租减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另一方面,农民要交租交息以照顾地主富农的利益。实行这个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的抗日积极性,又有利于争取地主资产阶级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边。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减租时间 减租减息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1926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四届三次扩大会议对广东的农民运动决议中,提出减租25%(即“二五减租”),借贷利率不得超过二分。同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中国国民党联席会议作出了“减轻佃农田租25%”,“禁止重利盘剥,最高利率年利不得超过20%”的规定,减租减息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