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搬迁安置要同发展产业、安排就业紧密结合,让搬迁群众能住下、可就业、可发展。”吉地尔子家的变化,是火普村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火普村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大凉山腹地的阿土列尔村,位于海拔1400多米的悬崖之上。绝壁上...
70年间,山河巨变,道路如同动脉、毛细血管一般,伸进凉山6.04万平方公里的“身体”里,“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四箭齐发,初步构建起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新格局。溜索变桥、延长的公路、飞驰的列车、来往的航班等细微变化,组成凉山交通巨变宏大叙事的小场景,也成为蜀道通、蜀道畅的注脚。昭觉2012卫星图,凉山州...
网易云音乐是一款专注于发现与分享的音乐产品,依托专业音乐人、DJ、好友推荐及社交功能,为用户打造全新的音乐生活。
大凉山巨变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地处海拔2700米以上高寒山区的昭觉县火灯村曾是一个深度贫困村。大自然给予这里恶劣气候的同时,也赐予了种植中草药附子的“优秀底子”。发展中药材种植让曾经一穷二白的村子焕然新生:有了产业,修起了新房子...
以下是关于凉山巨变演出的详细介绍:该剧源于1958年至1960年四川凉山彝族地区的真实历史事件,它是1964年在周恩来总理倡导的文艺革命化、民族化、大众化改革背景下诞生的产物。其创作团队由当时的民委主任刘春和萨空了领导,被视为少数民族文艺改革的重要试验田。首演时,乌兰夫副总理和罗瑞卿总参谋长等高层领导...
此前的1月10日,从西昌西站发车的“复兴号”动车组开往昆明,标志着凉山州首次开行动车。小相岭隧道贯通后,凉山动车将实现南北贯通,凉山和成都的距离,将越来越近。 过去几年,从贫穷落后到脱贫奔康,凉山彝区突破一个个艰难险阻,阔步前行。“十四五”时期,是凉山州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阶段...
这是一个崇尚黑、红、黄三种颜色的民族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 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大凉山里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出品人:孙志平 监制:樊华 统筹:杨咏、姜海莹 编导:高颖 视频记者:萧永航、薛晨、杨华、刘海、高颖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通讯社出品编辑...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大凉山里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出品人:孙志平 监制:樊华 统筹:杨咏、姜海莹 编导:高颖 视频记者:萧永航、薛晨、杨华、刘海、高颖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通讯社出品 点击查看全文发送 热门评论 新华社客户端网友 45 真是巨大的变化 新华社客户端网友...
凉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自古就是通往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南方丝绸之路”必经之地。2014年以来,凉山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埋头苦干,累计脱贫105.2万人,现行标准下207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写就了中国脱贫故事的生动一页。2023·西昌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