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明道是融合儒家学问最多的一支道教派别,此派别最重忠孝二字,故而净明道又叫净明忠孝道。原本净明道和灵宝派是一家的,此二者以度众生,救天下为己任,是道教所有派别当中,出医者和殉国者较多的派别之一,后来净明道主动融合了儒家理学,就此二者分道扬镳。而闾山派不是单一指一个派别,而是分为很多支脉,这...
周真公创立净明道派.. 东晋许逊真君住世时倡导净明忠孝之教,至唐高宗时胡慧超重振此教,但都只作为一种信仰而流传,并没有形成有庞大组织的道派。净明道诞生于宋室南渡初特殊的社会气候中。其时北宋甫灭,康王赵构在江南立足未稳,社会
刘玉认为:“净明只是正心诚意,忠孝只是扶植纲常”,“本心以净明为要,行制贵在忠孝”。《太上灵宝净明法序》亦称:“净明者,无幽不烛,纤尘不染,愚智皆仰之为开度之门,升真之路。以孝悌为之准式,修炼为之方术,行持为之必要。”净明道的修行之法以许真君留下的“忠、孝、廉、谨、宽、裕、容、忍”的“垂...
净明道,全称“净明忠孝道”,是一个南宋时期在南昌西山兴起的道教派别,发端于晋朝至北宋以来的许逊信仰,托辞为许逊所创,兴盛于元、明,是道教历史上七大派别(一说八大派别)之一,主要典籍有《净明忠孝全书》。得到元明两代不少重臣儒士的服膺称赞,被誉为仙家之“最正者”。同时,为应对北方全真道的迅速崛起...
忠孝入道—元代的净明道 “净明忠孝道”是元初时期创立的南方道教宗派。其创始人是刘玉。刘玉(1257—1308年),原籍鄱阳石门建昌(今江西奉新),自幼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他不满足于世俗的纷扰,一心追求神仙之学。在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他宣称净明道的一代法师胡慧超降临人间。告以“净明大教将兴,当出...
净明道,历史上誉其为“仙家之最正”。所谓净明,即正心诚意,教人清心寡欲,使本心不为物欲所动,不染物、不触物,清静虚明而达于无上清虚之境。本脉源于浙江蒋氏嫡传(上清派三十八代掌门宗师蒋宗瑛之后),从道传承近千年,内秘绝学无数,成就者颇多。, 视频播放量 2348
刘玉在宋末元初重新创教,自称为净明道的第二代传人,他从胡惠超处得到净明大教复兴的预言,并在孝行里设立道院,传授《玉真灵宝坛记》等经典。净明道的法统沿袭,直至黄元吉、徐异、赵宜真、刘渊然等人的传承。黄元吉之后,法统传承逐渐模糊,但明末清初,全真道龙门派的徐守诚致力于净明忠孝道的传播,并...
净明道是道教的一个教派,又称净明忠孝道,始创于中国南宋初。以下是关于净明道的详细解释:起源与历史:净明道起源于东晋时期对道士许逊的信仰,许逊因修道有灵验而举家飞升。隋唐时,这种信仰在当地逐渐神化。宋徽宗时期,许逊被加封为神功妙济真君,使得这种信仰在南昌西山一带更为盛行。元初,西山...
净明道与正一道、全真道的关系 净明道与正⼀道、全真道的关系 净明道与正⼀道、全真道的关系 净明道传承源流上溯⾄晋代的许逊,如此则与晋代兴起的灵宝派、上清派⼤致同时,仅次于东汉张陵的早期正⼀道。净明道尊晋代道⼠许逊为祖师,⾃晋代许逊传道西⼭以后,南昌西⼭成为孝道的中⼼,许逊信仰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