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众宗 摘自:佛学大词典 即以四川成都净众寺为化导中心之初期禅宗宗派。又称净众派。唐代于成都府创建净众寺之新罗僧无相(684~762),首开本宗。立无忆、无念、莫忘等三句为宗旨,以配当戒、定、慧三学,诫勉学人勿追忆过往、勿先虑未来、勿忘时时与此智(无忆、无念之智)相应。三句之中,尤其强调无念。无...
方丈大和尚看在眼里,感慨地对印光说:“当年林文襄公则徐曾说:‘壁高百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用在你印光身上,再恰当不过了!你年纪轻轻,竟能将佛家经典融会贯通到如此精深的程度,如此折服禅宗上座,提高我净土宗声誉,着实可敬!”寺里僧众得知印光舌战禅宗大师大获全胜,纷纷要求方丈大和尚...
「心中安乐,妙相清澈,如镜中影,如水中月,光明圆满,净若无形,和悦欢喜,清净庄严」,欢喜相,佛放的光是欢喜光,不可思议。为什么欢喜?众生净宗的缘成熟了,这是佛太高兴了!净宗缘成熟了,这是一切诸佛如来,真的,常常盼望的,心心想念的,一遇到这种缘,这个众生一生就能作佛,一生就能解脱,不要再到来世,他怎么不欢喜...
“专求净佛土”,不仅求,还很执著地、非常专一地寻求清净佛土之行,所谓“庄严佛国”。“必成如是刹”,也要发愿成就像西方极乐世界这样清净庄严的佛国。“刹”就是刹土,即佛国的意思。这也是从空门来入有的,前面的“空”是“真空”,后面的“有”是“妙有”。(三)引《往生论注》...
一、绝待妙为《法华经》之纲宗《法华经》的根本,是显示绝待妙之诸法实相。经题中莲华之比喻,就是指向妙法。绝待妙,意思是说一切法妙,即一切法(佛法、众生法、心法)本自圆成,法法皆如,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从绝待妙的角度,全体《法华经》,其中任何一字一句,任何一段话、任何一个品节,即是妙法之全体大用,...
净众保唐一派禅法的创立意义和宗教影响,一些学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出这一派的特异之处。分别是A.识心见性B.生则欲,不生则无欲C.当处依法,想念不生D.此身既乖,须取心证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
1.欲生彼国,需多善多福。今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弥陀乃万德名号,一名才举,万德齐圆,不期于福,福已备矣。2.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执持名号,愿见弥陀,诚多善根、大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善根。净宗九祖藕益大师: 1.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
东林大佛位于江西省庐山市温泉镇,是世界上最高的阿弥陀佛铜像,耗资10亿元建造,全部资金来自信众的善款,没有商业气息。东林大佛的建造历时25年,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到2012年底完工。这座佛像高48米,全部由紫磨真金镀身,动用了48千克黄金。大佛的建造不仅是一个宗教艺术的杰作,也是佛教净土宗文化的重要象征。
九江东林大佛: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温泉镇的庐山山麓,是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东林寺)的标志。北依庐山主峰,群山环抱,山水相连,弥陀坛城,净宗道场,朝圣胜地,是一方集朝圣、修行、弘法、教育、慈善、安养为一体的净土。#愿众生平安健康幸福安康万 - 胡诚诚于2023
又称净众派。唐代于成都府创建净众寺之新罗僧无相(684~762),首开本宗。立无忆、无念、莫忘等三句为宗旨,以配当戒、定、慧三学,诫勉学人勿追忆过往、勿先虑未来、勿忘时时与此智(无忆、无念之智)相应。三句之中,尤其强调无念。无相重视严肃之礼赞法仪,故仿官坛受具足戒之行仪建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