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冷涡,是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或其附近的高空大型冷涡。它是能够维持3-4天或更长时间的深厚系统。东北冷涡是造成东北地区低温冷害、持续阴雨洪涝、冰雹和雷雨大风等突发性强对流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对东北地区的天气气候有重大影响。东北冷涡的“老家”在北纬35~60度,东经115~145度范围内;生成后也集中在东北地区...
东北冷涡的存在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主要集中在夏季。研究发现,梅雨期和华南前汛期的降水量和东北冷涡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为在东北冷涡强年,冷涡引导北方 “干冷”空气南侵,与低层强盛西南暖湿气流在梅雨区北缘交战,形成 “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在上升运动的触发下,导致...
冷涡,即“冷性低涡”,是来自高纬度地区的一种“中心温度低于四周同高度的低涡”。按照东北冷涡监测标准,将出现在北纬35°-60°,东经105°-145°,且持续时间在3天以上的冷涡称之为东北冷涡。东北冷涡是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介绍,冷涡系统在卫星云图上特征鲜明,常呈非...
这是因为,东北冷涡相当于一个冷空气的聚集地,自西向东不断分裂出一股股的冷气流,影响我国东北、华北以及江浙一带等地。而且,它是一种能维持3-4天或更长时间的深厚天气系统。来源中国天气网 除了“手”伸得长,“小弟”也众多。东北冷涡的另一的天气特点是产生的天气复杂多样,像暴雨、暴雪、大风、降温、...
【解析】1.冷涡是中心冷于四周的涡旋,从图和材料中可以判断出该天气系统为冷性低压场,中心气温低,等温面向低处凸出,排除AC,由于是低压,等压面应该向低处凸出,D正确,B错误,故选D。 2.初夏,东亚地区不会有暴雪和台风,①④错误,东亚地区冷涡易形成强对流天气,...
东北冷涡一般分为东北、北、西北、西、西南 五条路径,其中西南路径最为少见。当低层有暖平流或太阳辐 射增温时,常常形成“上干下湿”“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 导致暴雨、冰雹、雷暴大风甚至龙卷等强对流天气发生,这些强对流天气过程往往尺度不大,但能量很强。预报员眼中,东北冷涡就像烧开的一锅水,大家...
我国、美国以及南欧是冷涡最活跃的三个地区,我国称之为冷涡,在欧美地区称之为切断低压。另外,北极地区也盛产冷涡,被称为极涡。冷涡可引导中高纬度干冷空气南下,与中低纬度暖湿气流形成“上干下湿、上冷下暖”的不稳定状态,会产生阵雨、雷阵雨甚至雷雨大风或冰雹等不稳定天气。有时,强烈发展的冷涡也会造成...
冷涡(Cold Vortex)是指存在于中、高纬度地区对流层中、上层的冷性的闭合低压环流系统,全年各月季均可出现。 大型冷涡水平尺度可达1000km以上,系统深厚,在700hPa上开始明显,在500hPa上已清楚。它的形成多数是由于高空西风槽不断加深,最后槽的南部为暖空气切断所致。这种冷气团与“母体”分离的冷涡,就是“切断低压”...
首先,从天气系统角度看,北半球就那么大,东北冷涡大了偏南了,副高就变小了,副高和夏季风就被挤得的也偏南了;其次,从天气状况来看,东北冷涡活跃的时候,它会不断将冷空气甩进我国东部湿热的空气中,极易形成强对流天气。 通过对比上图可以看出,在我国东北的高空上,冷涡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副高在与西风带的对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