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臼群是位于大兴安岭东南边缘的克什克腾旗新井乡境内的景点,总面积9200公顷,海拔1574米的青山。冰臼群,整个青山,峰峦叠嶂,连绵起伏近20公里,地形地貌奇特,地质构造复杂,山体土石分明,全境露出地层。青山冰臼群中,最大的冰臼长10米,宽5米,深3.5米,最小的冰臼只有几厘米,如同一个纽扣大小。形态特征 在...
近日,记者走进罗甸县龙坪镇罗化村肖家坨处,发现当地河床里有多处形态各异的奇特“冰臼”景观。冰臼景观所处峡谷全长约500米,宽约20米,河床上数百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冰臼”景观群,臼口最深的有2米多,最浅的约3厘米,显得美丽而神秘。据了解,冰臼是指第四纪冰川后期,冰川融水携带冰碎屑、岩屑物质...
贵州关岭冰臼:古冰川遗迹,神奇喀斯特景观,本视频由小牛奶乖子提供,0次播放,好看视频是由百度团队打造的集内涵和颜值于一身的专业短视频聚合平台
冰臼是古冰川作用和古冰川气候环境的直接产物和重要遗迹,是冰川融水携带冰碎屑、岩屑物质,沿冰川裂隙自上而下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对下覆基岩进行强烈冲击和研磨所形成的石坑,因其形态很像古代舂米的石臼而得名“冰臼”。 2发现历史编辑本段 “冰臼”景观
冰臼是古冰川作用、古冰川气候环境的直接产物和重要遗迹,是冰川融水携带冰碎屑、岩屑物质,沿冰川裂隙自上而下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对下覆基岩进行强烈冲击和研磨所形成的石坑,因其形态很像古代舂米的石臼而得名。我国首次发现冰臼,是在20世纪70年代,被称为中国地质学界石破天惊的重大发现。尤其是我国东部中低山区...
冰臼,是古冰川融水,沿古冰川表层裂缝,自上向下以滴水穿石方式形成“滚流水钻”,对下覆坚硬的花岗岩石,进行强烈冲蚀作用下形成的。由于其具口小肚大,酷似我国古代用于舂米的石臼而得名。发现过程 延庆县大庄科乡政府宣传委员吴廷才告诉《北京科技报》,神秘的大水坑位于大庄科乡昌赤路与莲花山路交叉口的白龙潭...
关岭冰臼,位于安顺市关岭县断桥镇坡舟村董扎组,北到坡舟村鲁牛“木棉相思”树下,东抵孔明塘及那大,平均海拔约568米,全程8公里左右。在整个冰臼的河床都是由石头构成,到处都是奇形怪状的石窠,水塘。冰臼滩上,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石窝石凼,其形状大多为椭圆形或者圆型,有的像桃心、有的像葫芦,有的像...
冰臼是指第四纪冰川后期滴水穿石的方式,它是古冰川遗迹之一。世界上最大的冰臼是2010年在北京发现的白龙潭冰臼。冰臼平面上多数呈圆形、近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的形状;是冰川的直接产物。冰臼的三大特征是口小、肚大、底平。两三百万年前在巨厚冰层覆盖处于“封闭”和“半
冰臼是指第四纪冰川后期, 冰川融水携带冰碎屑、岩屑物质, 沿冰川裂隙自上向下以滴水穿石的方式, 对下覆基岩进行强烈冲击和研磨, 形成看似我国古代用于舂米的石臼。 它是古冰川遗迹之一。 世界上最大的冰臼是在2010年在北京发现的白龙潭冰臼。 冰臼的三大特征是“口小、肚大、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