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冰肌玉骨清无汗》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国君孟昶的词作。此词含蓄地描写了作者与花蕊夫人的缠绵之情,表现了一个面临灭顶之灾的君主的心理,流露了真挚的感情,展现了完整的人性,在艺术上有很高的价值。作品原文 玉楼春 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一点月窥人,倚枕钗横云鬓乱。起来琼户启...
苏子瞻笔下的花蕊夫人是如此迷人:“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写花蕊夫人超尘绝俗之美,写摩诃水殿清凉幽雅之胜,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尤其是“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一句道尽了人间能想象到最美的女子姿容与风仪。美丽的花蕊夫人她生得“冰肌玉骨”,花容月貌。在清凉夏夜里,在银色月光映照下,...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出自宋代苏轼的《洞仙歌》,描述的是五代时后蜀国君孟昶妃子花蕊夫人夏夜纳凉的情境,赞美了花蕊夫人的仙姿妙体及清凉无汗的特质,以及水殿中暗香四溢的景象。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深度解析 诗句的基本含义...
《洞仙歌·冰肌玉骨》宋代 苏轼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古诗词的魅力 ...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宋·苏轼《洞仙歌》#宋词三百首##人间阅读# 【译文】...
冰一样的肌肤,玉一般的身骨,自然是遍身清凉没有汗。宫殿里清风徐来幽香弥漫。绣帘被风吹干,一线月光把佳人窥探。佳人还没有入睡,她斜倚绣枕钗横发乱。 他起来携着她的小手,走出无声的庭院,随时可见流星横穿河汉。试问夜已多深?已过了三更,月光暗淡,玉绳星向下旋转。她掐着手计算,秋风几时吹来,不知不觉间感...
#古风 #古诗词 #知识分享 #传扬中华文化 洞仙歌 冰肌玉骨 宋 苏轼 原文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 - @风轻云淡于20231110发布在抖
词首句“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形容花蕊夫人的美洁,不同寻常,虽天气大热,肌肤上也没有沾染任何不洁之物。犹如庄子笔下藐姑射之山那个“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的神女,让人称羡。“水殿风来暗香满”,这暗香源自何处?是美人的脂粉香、室外的花香抑或香炉之熏?作者并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但朦朦胧胧之...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