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蛋”、石珊瑚、石葡萄及其成因 04:33 溶洞中 穴珠 的成因 01:11 冰碛湖的形成 01:28 海南岛(大陆岛)、海底村庄的形成 02:35 玄武岩柱状节理的成因、特征 00:31 天坑的类型 形成过程 形成条件 01:39 雅丹地貌形成过程 01:31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树枝状沙丘的形成原理 01:31 红柳沙包的形成过程 对动物的...
如在分析“冰碛物大小混杂的原因”时,需答出冰川搬运能力强,能携带不同粒径的物质,且冰川融化时,物质随机堆积,无分选性。 (2)冰碛物与冰川运动方向:通过冰碛物的分布来判断冰川的运动方向,比如侧碛堤沿冰川两侧分布,其延伸方向可指示冰川的运动方向;终碛堤位于冰川末端,其位置能反映冰川曾经的最前端位置。 (3)冰...
冰碛物名词解释 冰碛物是指冰川内部或周围的岩石、冰块和冰核集合体,通常是冰川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冰川运动过程中,冰块和岩石会受到重力和压力的作用,逐渐压缩变形,最终形成规模较大的冰碛物。 冰碛物可以存在于冰川内部,如冰川腹心、边缘和内部通道等区域。也可以存在于冰川周围地区,如山谷、河流和湖泊附近,通常...
冰碛物、洪积物、冲积物是三种常见的沉积物类型,它们的区别如下:1. 冰碛物:冰碛物是由冰川搬运、磨蚀、压实等作用形成的沉积物。它们通常是由大小不等的碎屑物组成,颗粒大小从几十厘米到几米不等。冰碛物的颜色通常为灰色、棕色或黑色,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2. 洪积物:洪积物是由水流携带的泥沙、砾石等物质堆...
1.冰碛物的基本特征 (1)地形方面——常构成尾碛垅,侧碛垅和底碛平原。在地形组合上,上游为冰蚀地形,下游为冰碛地形。 (2)岩矿成分——不稳定矿物多,长石含量较高。 (3)岩相特点 粒度成分:大小混杂,砾石粘土混杂堆积冰碛物的分选性:差冰碛砾石的磨圆度:差,砾石基本为棱角状冰碛砾石的表面形态:发育特殊形状...
在冰川运动过程中被搬运的物质叫运动冰碛;经冰川搬运后堆积下来的物质叫堆积冰碛。运动中的冰碛物,根据其在冰川中的部位可分多种类型:①表碛,指位于冰川表面的冰碛;②侧碛,指位于山谷冰川两侧的冰碛;③中碛,指在两条山谷冰川汇合时,它们的侧碛合在一起被夹在主冰川之间的冰碛;④底碛,指挟带在冰川底部的冰碛;⑤...
冰川侵蚀产生的大量松散岩屑和由山坡上崩落下来的碎屑,进入冰川体后,随冰川运动向下游搬运,这些被搬运的岩屑叫冰碛物。出露在冰川表面的叫表碛,夹在冰内的叫内碛,位于冰川底部的叫底碛。表碛覆盖会强烈影响冰川与大气间的能量交换,从而对冰川消融产生影响。贡嘎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中国重要的海洋型冰川作用区,...
1.形成过程:冰积物主要是在冰川堆积作用过程中形成的,而冰碛物则是由冰川流动中挟带的碎石和泥沙堆积而成的。 2.物质组成:冰积物由泥沙和碎石组成,而冰碛物主要由经过其他外力特别是经过冰融水明显改造的沉积物组成。 3.特点:冰积物主要分布在天山等高山区的谷地和山地平坦面上,可形成各种冰积垅、冰水台地和蛇...
冰碛物(moraine deposit)是冰川沉积的物质,其显著特征包括:碎屑物组成、大小混杂、缺乏分选性、扁平或长条状石块直立、无成层现象、棱角鲜明、角砾表面具有磨光面或冰擦痕、含有适应寒冷气候的生物化石。沉积的巨大石块称为漂砾(drift boulder),已固结的冰碛物称为冰碛岩。洪积物(diluvium)由洪流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