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glacier)是指地表上长期存在并能自行运动的天然冰体。单词由来 由大气固体降水经多年积累而成,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资源。冰川一词来自拉丁文 glacies(意为冰)。《世界冰川目录资料编辑指南》把冰川面积超过 0.1平方千米者作为统计对象 。以平衡线(又称雪线)为界把冰川分为两部分,上部为粒雪盆(又称积累...
通常在山谷冰川汇合处,因主冰川侵蚀力强,谷底深,而支冰川侵蚀能力较弱,谷底较浅,经过漫长的差异侵蚀,呈现出支冰川谷出口高悬在主冰川谷侧坡之上的景观。 四姑娘山撵鱼坝冰川悬谷 07 鲸背岩 当体量巨大的冰川缓慢经过大面积发育的坚硬基岩,因为质地坚硬的岩石抵抗冰川侵蚀作用的能力较强...
冰川消融后,冰蚀洼地积水成湖。 图10 冰蚀洼地图 2.冰川搬运作用: 冰川系固体流、搬运能力极强、可以搬运巨大的岩块(漂砾) 图11 冰川搬运示意图 3. 冰川的沉积作用 (1)冰川沉积物 冰川运动到温暖区域(雪线附近)或气候转暖,冰体融化,冰川发生沉积作用,形成...
珠峰地区是我国大陆性冰川的活动中心,其中最大、最著名的是复式山谷冰川——绒布冰川。绒布冰川分东、中、西三条支流。世界最高峰脚下,冰塔林延绵数公里,壮丽秀美,让人叹为观止。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这是中绒布冰川的冰塔林(5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海拔超过4000米,是除了南北极以外,...
中国政府对冰川的主要研究机构为中国科学院及其所辖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中国研究冰川的相关组织有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等。研究出版物 期刊 中国冰川研究的专门刊物有《冰川冻土》。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
1. 兰伯特冰川:位于南极洲,是世界最大也是最长的冰川。它长 400 公里,宽 100 公里,深约 2.5 公里,每年都以 350 米的流速注入大海。其规模之宏大,仿佛一条巨大的冰龙横卧在南极大陆,冰川景观极为壮观,造型奇特多样。2. 冰岛 — 瓦特纳冰川:坐落在欧洲的冰岛,这里海拔和纬度都较高,形成了广阔的冰川...
冰川作用,广义上泛指冰川的生成、运动和后退。狭义上仅指冰川运动对地壳表面的改变作用,包括冰川的侵蚀、搬运和堆积。冰川运动的前端叫冰前。供冰量大于消融量,则向前推进,反之向后推进。概述资料 冰川作用包括成冰作用、冰川侵蚀和冰川沉积3个方面。成冰作用指天然降雪→粒雪→冰川冰的变化过程中的密实化、冰晶...
达古冰川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境内,千百年来,达古冰川犹如一位深居阁中的“姑娘”,一直不为世人所知晓。直到1992年,一位日本人通过美国气象卫星发现了这里,从卫星图像上看很像冰川,但又不能确定,因为它距离城市成都仅有不到400公里,以以往经验而言,城市周边由于小环境的原因,不太可能存在冰川。
新华社伦敦2月19日电(记者郭爽)英国《自然》杂志19日发表的最新研究显示,2000年至2023年间,全球冰川融化速度惊人,相当于每秒钟有大约3个奥林匹克游泳池的冰融化。冰川、格陵兰冰盖和南极冰盖是当前和未来海平面上升的重要驱动因素。一个国际团队在综合调查全球冰川数据后发现,2000年至2023年间,全球冰川质量减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