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蚀刻(freeze-etching)亦称冰冻断裂(freeze-fracture)。标本置于-100˚C的干冰或-196˚C的液氮中,进行冰冻。然后用冷刀骤然将标本断开,升温后,冰在真空条件下迅即升华,暴露出断面结构,称为蚀刻(etching)。蚀刻后,向断面以45度角喷涂一层蒸汽铂,再以90度角喷涂一层碳,加强反差和强度。然后用次氯酸钠溶液消化...
冰冻蚀刻术是用透视型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或细胞器的内、外表面微细的三维结构或膜内微细结构分析的方法。冰冻蚀刻术 freeze etching technique 用透视型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或细胞器的内、外表面微细的三维结构或膜内微细结构分析的方法。结构是通常所说复制法的一种。现在广泛使用的试样制作方法是用戊二醛固定,使甘油...
冰冻蚀刻(freeze-etching)亦称冰冻断裂(freeze-fracture)。标本置于-100˚C的干冰或-196˚C的液氮中,进行冰冻。然后用冷刀骤然将标本断开,升温后,冰在真空条件下迅即升华,暴露出断面结构,称为蚀刻(etching)。蚀刻后,向断面以45度角喷涂一层蒸汽铂,再以90度角喷涂一层碳,加强反差和强度。然后用次氯酸钠溶液消化...
冰冻蚀刻技术能较好地保持含水样品如生物组织的自然状态,特别适用于研究膜的结构。 冰冻蚀刻技术主要用于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的试样制备,特别适用于研究膜的结构。该技术能较好地保持含水样品如生物组织的自然状态,使观察更接近于活体状态。同时,冰冻蚀刻技术还可以观察到不同劈裂面的微细结构,进而可研究细胞内的膜性结...
所谓冰冻蚀刻,是把样品放在-196℃的液态氮中迅速冷冻,然后加温到-100℃,使样品变得非常脆弱易碎,再用预先也冷却到-196℃的非常锋利的玻璃断口切割经冷冻的样品,这样使样品在最容易断裂的部位断开(如果是微生物细胞,则多半是沿内膜中部),然后让样品放在真空条件下升华掉断口处的冰,最后用重金属喷镀该断口表面,即可...
[名词解释] 冰冻蚀刻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电子显微镜技术:是为配合透射电镜观察而设计的一种标本制作技术。其原理及过程是用快速低温冷冻法将样品迅速冷冻,然后在低温下进行断裂。这时,样品往往从其结构相对脆弱的部位(膜脂双分子层的疏水端)断裂,从而显示出镶嵌在膜脂中蛋白质颗粒。由于冰在真空中少量升华...
冰冻蚀刻技术亦称冰冻断裂。标本置于干冰或液氮中,进行冰冻。然后用冷刀骤然将标本断开,升温后,冰在真空条件下迅即升华,暴露出了断裂面的结构。冰升华暴露出标本内部结构的步骤称为蚀刻。蚀刻后,再向断裂面上喷涂一层蒸气碳和铂。然后将组织溶掉,把金属薄膜剥下来,此膜即为复膜。复膜显示出了标本蚀刻画的形态,可...
冰冻蚀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显微镜(EM)中,包括传统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其主要应用于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研究中,用于观察细胞、微生物、金属晶体等的表面和结构。冰冻蚀刻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表面拓扑图像和三维结构信息,具有非常重要...
所谓冰冻蚀刻,是把样品放在-196℃的液态氮中迅速冷冻,然后加温到-100℃,使样品变得非常脆弱易碎,再用预先也冷却到-196℃的非常锋利的玻璃断口切割经冷冻的样品,这样使样品在最容易断裂的部位断开(如果是微生物细胞,则多半是沿内膜中部),然后让样品放在真空条件下升华掉断口处的冰,最后用重金属喷镀该断口表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