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上海市民政局在原址挖掘时,发现了牺牲烈士的遗骸和遗物。其中,有手铐、脚镣、铜圆、银角子,以及一件布满弹孔的绒线背心。这件背心被确认为冯铿生前所穿。 冯铿穿过的绒线背心中共一大纪念馆藏 1953年,这件绒线背心由上海市民政局拨交上海...
冯铿早就知道许多同志都在上海,正环绕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他们用笔和枪、铁锤、镰刀联合在一起奋斗,向反动派反攻。冯铿不甘于长久落伍,不甘于离开斗争,她决心投向党、投向文学、投向斗争。1929年2月24日元宵节,她乘海轮到了日夜向往的上海,寻求革命的...
1907年11月15日,在广东潮州城郊云步村(现枫溪区云步村)的冯家生下一个女婴,她的大哥冯印月根据唐代樊晃的诗句“四时不变江头草,十月先开岭上梅”,给她起了个颇有诗意的名字——“岭梅”,这就是冯铿的原名。后来,她立足文坛,曾用岭梅女士、绿萼、冯占春、雷若、冯铿等笔名发表作品。冯岭梅出身于书...
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冯铿是50余位发起人之一。后来,她在左联工农工作部服务,是左联机关刊物《拓荒者》负责稿件征集的主要联络员。2021年正值左联五烈士牺牲90周年。浸入式戏剧《青春为祭》在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实景演绎,再现了革命志士的心路历程。蒋迪雯 摄 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第一声钟 1930年...
冯铿原名冯岭梅,1907年10月10日出生在广东海阳县一个贫困的知识分子家庭,家中有三兄一姐,父母和兄姐都是教师。冯铿自小酷爱文学,8岁开始阅读中国古典小说,15岁就已经发表作品。年纪轻轻的冯铿很早就对社会政治与百姓疾苦报以热切的关注。在友联中学高中部读书期间,潮汕地区正在爆发反对地方军阀的国民革命,17岁的...
原来,1929年秋柔石与冯铿就已相识,同年十月二人曾同游杭州,正是通过柔石的介绍冯铿认识并与鲁迅有了接触,他们都加入左联,一起参加稍后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在并肩战斗中,冯铿爱上了柔石,但开始的时候她没有吐露自己的爱情,后来因为两人间更加亲密的接近,使她终于公开表白心底的情愫。柔石过去曾为自己得不...
冯铿目前是广东百国建筑劳务分包有限责任公司直接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100%,是广东百国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直接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50%;目前冯铿投资广东百国建筑劳务分包有限责任公司最终收益股份为100%,投资广东百国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最终收益股份为50%;三、冯铿的商业合作伙伴:基于公开数据展示,冯铿目前有7个商业合作伙伴,...
作者对此终生难忘,称冯铿是她的救命恩人。马宁后来回忆道:“当时不知道冯铿就是冯岭梅,岭梅这个名字在1926年就活在我心里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一个文学组织,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正式成立,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反对敌人文化“围剿”的一面鲜红的战斗旗帜。在上海中华艺术大学的一间...
潮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陈立佳和枫溪区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林延雄为“左联”烈士冯铿出生地揭牌。 冯铿于1907年出生于潮州市云步村,是“左联五烈士”中唯一的女性作家,是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现代革命作家,中国共产党英烈。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在上海成立,以洪灵菲、冯铿、戴平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