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冯平山楼(Fung Ping Shan Buildi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是一座香港二级历史建筑,位于香港岛西营盘般咸道94号,香港大学校园之内,现时用作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之用。冯平山楼于1932年兴建,并于同年12月14日正式启用。冯平山楼由当时香港富商冯平山捐款兴建,用作中文图书馆之用,该图书馆亦被命名为...
冯平山:立品不让先儒 商道惠及乡梓 景堂图书馆全貌 据各方史料记述,冯平山先生被世人公奉为“银行家、慈善家,对葵乡教育作出过开创性贡献者”。走在会城街头,从古冈市场附近的祚祥幼稚园到公园路的平山小学、仁寿路的景堂图书馆,再到象山公园的养拙亭、嘉会亭,无不与冯平山的名字息息相关。他对新会公益事业...
冯平山非常重视图书馆的建设,不仅聘请香港建筑师设计馆舍,亲自审定图纸并提出具体意见,由他所经营的香港祥兴公司承建,中途还到欧洲考察图书馆,景堂图书馆正是他的亲力亲为,让时至今日大体上依旧保持完好。 1925年,景堂图书馆举行隆重...
冯平山 (Fung Ping Shan),(1860年—1931年),广东新会会城镇人、慈善家。 在1890年,冯平山自编电报暗码,通经贸信息,又自置船只,货运重庆与间,10年间,盈利100万。 冯平山曾在20年代开始,与人合资开设穗安银铺、岐丰行、兆丰行、南生行、维吉银号、亦安银号、东亚银号、东亚银行商号等。 冯平山的慈善公益事...
冯平山图书馆楼高三层,设计对称,平面布局呈扇形,中间为弧形展厅,并有八角柱支撑。中庭从屋顶中央的大型天窗采光,午后阳光洒落,让阅读时光更惬意。爬梯找书是当年的特别景致,试想像以前的学者文人爬上梯子翻找心仪的书本典籍,然后干脆依在梯子上翻阅,甚至废寝忘餐,...
冯平山(1860年—1931年),名朝安,又名康,字昆炎,号平山。新会县会城镇渡湾街高第里人。是香港第...
Shan),(1860年—1931年),广东新会会城镇人、慈善家。 冯平山的父亲冯洪福,号景堂。 冯平山7...
📚冯平山图书馆,位于香港大学东闸附近,隐藏在一个斜坡上,显得有些孤独。这座图书馆的外表透露出岁月的痕迹,但幸运的是,它是免费开放的。🖼️走进图书馆,你会发现这里更像一个画廊和展览馆。一楼展示了青铜工艺,二楼则展示了新石器时代的陶瓷。这里不仅空间宽敞,还与徐展堂楼相连。个人认为二楼展出的瓷器尤为...
景堂图书馆这座“智识府库”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旅港乡亲冯平山的付出与支持。冯平山出生于1860年,江门新会人,是香港企业家及银行家,也是省港著名的慈善家。1925年,冯平山获赠“太平绅士”荣衔。 冯平山与新会景堂图书馆。 善举涉及多个地区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