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璋故居 民国7年(1918年)10月29日,冯国璋离京回到河间故里,但他仍掌握一定的兵权。次年,冯国璋经天津进京,极力斡旋,想促进直系内部团结,以对抗皖系,并伺机东山再起。12月初,忽感风寒,医治不愈,12月28日,病逝于北京。民国9年2月,葬于故乡西诗经村。
总的来说,冯国璋是一个矛盾重重的人物。他既有爱国主义的一面,也有贪婪的一面。在评价他的贡献时,我们要把握好这些个矛盾的度,既不能完全忽略他为国家民主事业的付出,也不能无视他的贪财行为对民众造成的伤害。从这个意义上说,冯国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人性、权力和历史的难得案例。首先,从人性的角度来看...
咸丰九年(1859年),冯国璋出生于直隶河间县西诗经村。冯家早年是村中的大户,祖父冯丕振家境富裕,有地300多亩。他的父亲冯春棠因为在科举路上屡次落地,最终导致精神失常,到了中年时,家道中落。母亲孙氏十分贤惠,将希望寄托在四个儿子身上,尤其是小儿子冯国璋。冯国璋早年聪慧好学,他的堂叔资助他到保定莲池...
冯国璋出生于1859年1月7日,江苏河间人,家庭贫苦。他自幼聪明好学,十分勤奋。十三岁时便辍学在家务农,但仍然不断自学,阅读大量书籍,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后来,他考入了北洋武备学堂,成为了一名军官。军旅生涯 冯国璋在北洋军队中表现出色,很快就晋升为将军。他在甲午战争中担任北洋水师总指挥,虽然战争失败...
冯国璋(1859~1919),中国直系军阀首领。字华甫(符)。河北河间人。1890年在武备学堂毕业,留堂任教习。1893年入淮军将领聂士成幕府。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曾随军参加抗击日军。后出使日本,他留心考察日本军事,编成兵书数册。1896年回国后,将所编兵书送呈袁世凯,颇受重视,袁任用其负责训练新军,兴办军事学堂。经冯之...
冯国璋是河北河间人,就是大太监魏忠贤和李莲英的故乡,他字华符,家中原本还算富裕,后来家道中落,冯国璋读了几年私塾后,去大沽口淮军直字营投军,因为有点小文化,后来被推荐成为北洋武备学堂的首期学员。当兵吃粮并不是冯国璋的初衷,他的思维还停留在科举入仕的观念上,所以,他在学堂中利用放假的机会,租了个...
冯国璋是直隶河间人,祖辈富裕,爷爷冯丕振拥有良田三百亩。冯国璋的父亲冯春棠,年轻时寒窗苦读,想着可以依靠读书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但可惜的是,冯春棠屡次落榜,后又家乡遭遇天灾,导致家道中落,冯春棠一蹶不振,乃至精神失常。冯国璋共有兄弟四人,他排行老四,7岁时入本村私塾读书,五年后到外公家所在的毛公...
冯国璋之所以要这个部门,是因为他知道总统的名头虽然好听,但是经济匮乏,而有了这个部门,他当总统的日子就会好过许多,至少不会因为钱而看别人的脸色。冯国璋从小生活困苦,他穷怕了,他不想自己当了总统还是个穷人,但是每月20万的商税,也只能解决总统府的开支,面对整个国家,这些钱简直就是九牛一毛。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