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云天上白,冬菊雪边黄。鬓发丝丝短,如何不肯长。 ”元末明初 · 宋禧《书怀四首 其一》喜欢这首诗的意境,是真的环境还是造境已经不太重要了。冬天的雪云厚重,甚至会泛着灰亮的色彩,在黄昏之后。天空给人一种异样的光亮和雪气。这是雪下过一阵子,而云尚未消散。菊花在积雪中,露出一抹不能忽视的黄色。
“晚云天上白,冬菊雪边黄。鬓发丝丝短,如何不肯长。”元末明初 · 宋禧《书怀四首 其一 》这寥寥的小诗,给人一种苍茫又清丽的冬之感受、那黄昏里,天上的云呈现出灰白浩大的状态。这是雪即将来临之时的天苍苍野茫茫。而果然,天上下起雪来。而诗人站在黄昏的雪地里,脚边是一丛丛在风雪中明丽的野菊花,像...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花开了,菊花又谢了。每逢秋天来临、露水成霜时,树叶脱落了,鲜花掉落了,唯有菊花迎风而立,傲霜怒放。冬天时的菊花,虽然已经凋谢,但它有松柏那样顽强,在冰天雪地里依然是那样美丽!叶西庐惠冬菊三绝 宋-王柏 风紧东篱长旧荄,主人杖屦日徘徊。后时独立应无恨,少待梅花相...
后时独立应无恨,少待梅花相伴开。“宋朝·王柏的 《叶西庐惠冬菊三绝》其一 这是冬天发出新枝的菊花,而且是在北风寒气重的地方。那新的枝叶从老根中忽然发出,日复一日向上生长。主人心有感触,每天都过来看看它长成啥样?一般仲冬后,在风霜雨雪中,菊花开始枯萎,保留地下的根茎等待来年的春暖。这一只菊花显然...
只是传统上,九月的菊花,称为秋菊,而开到十月和立冬之后的菊花,叫冬菊。此时的菊花未必输给农历九月重阳节的菊花,重阳节在古代是个大节,人人登高赏菊,到了十月,人气跌落下来,然而菊花依然繁茂,小寒清霜,菊花摇曳,更适合清赏细品。“山间气候晚,初冬菊英回。定俟开炉集,始送泛菊杯。渐列众色异,不殊...
以下是一些描绘冬菊的经典诗句古诗: 1. **唐·白居易《和钱员外早冬玩禁中新菊》** * 禁署寒气迟,孟冬菊初坼。新黄间繁绿,烂若金照碧。 * 凄凄百卉死,岁晚冰霜积。唯有此花开,殷勤助君惜。 2. **宋·文同《大桃途次见菊》** * 英英寒菊犯清霜,来伴山中草木黄。不趁盛时随众卉,自甘深处作孤芳...
关于冬菊的诗句1、《寒菊》 宋代: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译文: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2、《冬景》 宋代: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
冬菊在古诗中常以傲霜、孤高、清冷的形象出现,诗人借其不畏严寒的特性抒发志趣或感慨时令。相关诗句主要见于唐宋至明清时期的文人作品,如郑谷、朱翌、王十朋等均留下咏冬菊的佳作。 一、唐风宋韵中的冬菊意象 **郑谷《十月菊》**通过“节去蜂愁蝶不知”暗喻世态炎凉,以“未必秋香一夜...
以下是一些形容冬菊精神的诗句,旨在展现冬菊在寒冷季节中坚韧不拔、傲然绽放的高洁品质: 傲骨凌霜绽笑颜,冬菊独艳映雪天。 解释:冬菊以它坚强的傲骨,不畏严寒,在霜冻中绽放出美丽的笑容,独自艳丽地映照着雪地和蓝天。 寒风瑟瑟菊花黄,傲立枝头斗雪霜。 解释:在瑟瑟的寒风中,菊花依然金黄灿烂,它们坚定地站立在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