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17点20分20秒,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22个节气,每年12月22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270°时。我们迎来冬至节气。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
冬至节,在北方最离不开的美食,那必然就是饺子,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但凡重要的日子,都离不开饺子,何况是冬至节。北方人在冬至吃饺子,还有个传说,说是为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医治人们冻疮的善举。因此,每年的冬至节,人们都会自发的包饺子,吃饺子。后来民间还出现了“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
冬至节(二十四节气之一) 冬至,中国传统节日,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又称日短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
摘要: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是二十四节气的第22个节气,也是中国农历中的一个重要节气,是“四时八节”(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之一。 冬至通常在公历12月2...
冬至也是祭祀祖先与神灵的重要日子,体现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敬畏天地的传统美德。在许多地方,人们会前往祠堂或祖坟,摆上祭品,燃香烧纸,虔诚地祭拜祖先,祈求祖先保佑家族平安、子孙昌盛。《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
冬至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习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习俗:1. 九九消寒:冬至一到,开始数“九”。在古代,入九以后,文人墨客喜欢搞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2. 祭天祭祖:很多地区...
冬至节也叫冬节,含义是冬天里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与夏节相对,与春节、秋节相关。二、短至节 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之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日子,所以人们从白天最短这个现象来说,就称冬至节为“短至节”。相对于“长至节”来说,都是对于白昼最短来说的,只是观察的角度和心境不太相同。三、长至节 夏至以后...
冬至节气画“九九消寒图”(梅花图) 九九消寒图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民俗艺术品,起源于明代,与中国北方的“数九”习俗密切相关。数九是中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从冬至后算起,每九天为一“九”,共九九八十一天。九九消寒图通过不同的形式,如画圆圈、梅花或写双钩空心字等,每天根据天气变化填充,以记...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 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二个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以下是冬至节气的传统习俗:一、祭祀 冬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冬至祭祖,民间历来...
冬至节气的到来,意味着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是一个大吉之日。冬至作为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二、冬至的民俗与习俗 冬至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南北各地均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在北方,冬至这天有吃饺子的习俗,民间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谚语。这一习俗源于医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