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数九的开始,因此人们也会在这一天开始“九九消寒”。九九消寒是指人们通过数九的方式来计算冬天的寒冷期和春天的到来时间。具体来说,人们会从冬至这一天开始数九,每数九天为一个“九”,数到九九八十一天后,春天就会到来。这种方式既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一种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敬畏。5. 祭祖 在古代,...
在中国南方地区,冬至则有吃汤圆的风俗。汤圆是一种传统的甜点,由糯米粉制成,里面包裹着黑芝麻、花生、红豆等馅料。在冬至这一天,家人会煮上一锅热腾腾的汤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汤圆也象征着团圆和美满,寓意着家庭和睦、幸福安康。3、冬至祭祀 在古代中国,冬至也是一个重要的祭祀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
今天的冬至是在尧时期形成的。算起来距今约4200年左右,历史非常悠久。史记记载,尧让四岳分别到当时中华民族活动的四极,去长时间住下来,通过观察天象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4个节气。对冬至的确定,是这样记载的:命令和叔住在北方,那地方叫作幽都,认真安排好冬季的收藏。冬至日,白昼最短,白虎七宿中的...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 二、冬至的气象变化 冬至有“日南至”之称,是反映太阳光直射运动的节气。冬至这天太阳南行到极致,太阳光直射...
一 冬至节的来历及演变 关于冬至节的来历,宋人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八《冬至》说: 《通历》及《高氏小史》曰:“地皇氏以十一月为冬至。”《历义疏》云:“冬至,十一月之中气也。言冬至者,极也。太阴之气,上干于阳;太阳之气,下极于地,寒气已极,故曰冬至。气当易之,是以王者闭门闾,商旅不行,以其...
冬至, 是周代出现的,到了唐朝开始成为节日,盛行于唐宋时期,相沿至今。据记载,冬至这天,日影最长,古人认为,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所以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这一习俗一直沿用到汉朝仍是如此。西汉时期,冬至被称为“冬节”。《后汉书》记载:...
冬至前是大雪(12月7-9日交节),冬至后是小寒(翌年1月4-6日交节),冬至是12月21日至12月23日交节。冬至后便开始"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说"冷在三九",而"九九"已在夏历一月、二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入春,因此"九九艳阳天"。古时冬至祭祀祖先...
冬至通常出现在公历每年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根据农历,冬至的日期并不固定,但总是在阳历的12月中下旬。三、冬至的来历 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源于汉代,盛于唐宋,并相沿至今。在周朝和秦朝,人们以冬至为岁首,也就是新的一年的开始。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农历的正月才与现在的公历一致,而冬至被当作一个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