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示:"晚来风稍急,冬至日行迟。"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冬至:冬至(别名: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英文名:wintersolstice) 晚来:晚来是汉语词汇,读音wǎn lái,解释为傍晚;入夜。 小提示:"晚来风稍急,冬至日行迟。"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冬至日行迟”韵律对照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放溜下松滋,登舟命檝师。 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讵忘经济日,不惮沍寒时。 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洗帻岂独古,濯缨良在兹。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政成人自理,机息鸟无疑。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云物凝孤屿,江山辨四维。 仄平平仄仄...
“冬至日行迟”出自唐代孟浩然的《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冬至日行迟”全诗 《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唐代 孟浩然 放溜下松滋,登舟命楫师。讵忘经济日,不惮沍寒时。洗帻岂独古,濯缨良在兹。政成人自理,机息鸟无疑。云物凝孤屿,江山辨四维。晚来风稍急,冬至日行迟。腊响惊...
冬至日行迟:冬至以后天渐长,日落渐迟。 ⑧“腊响”二句:腊鼓的响声惊动了荆楚大地,渔夫的歌唱高亢而凄清。腊响:疑即腊鼓之响声。古时有腊日击鼓驱疫的民俗。《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云: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驱疫。”他本腊响作“猎响”。云梦:即云梦...
二十二日 至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物 候 特 点 冬至三候为:“初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一候蚯蚓结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 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
好的,以下是对“冬至日行迟”的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冬至日这一天太阳运行迟缓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季节转换的深刻感受。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日子,太阳在这一天几乎停滞不前,仿佛在给大地带来深深的沉思和寂静。诗人通过“行迟”这一词汇,巧妙地捕捉到了这一天的...
晚来风稍急,冬至日行迟。出自唐诗人孟浩然的《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 放溜下松滋,登舟命楫师。 讵忘经济日,不惮沍寒时。 洗帻岂独古,濯缨良在兹。 政成人自理,机息鸟无疑。 云物凝孤屿,江山辨四维。 晚来风稍急,冬至日行迟。 腊响惊云梦,渔歌激楚辞。 渚宫何处是,川暝欲安之。
冬至日行迟的赏析,这个到了冬天,阳光消失的越来越快了。
冬至来临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2020年12月21日冬至节气到来。冬至又称日短至、冬节、亚岁等,是四时八节之一,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
冬至,又称冬节、亚岁、长至节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时年八节之一,古时民间有在“八节”拜神祭祖的习俗。 + 今日冬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