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官职> 农都尉 官名。始自西汉武帝,置于边郡,主屯田积谷,受大司农及郡太守双重节制。东汉沿置。 官名,西汉置,东汉沿置,掌屯田殖谷。汉武帝时,为发展与少数民族游牧地区接近地带的农业生产,置农都尉,掌屯田殖谷。《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农都尉、属国都尉,皆武帝初置。”《后汉书·百官五·州郡》:“...
3.汉武帝在北部边郡设立农都尉一职,专门负责边郡屯田事务 。农都尉掌管 “戍田卒”,他们除了在边境屯田区从事农耕外,还负责保护屯田和交通要道。设立农都尉主要是为了 A A.满足军事需求 B.落实犬牙交错原则 C.促进民族交融 D.推动西域丝路开辟 相关知识点: ...
一般认为,农都尉属大司农。进一步推测,农都尉的上级可能是“部丞(受簿丞?)”。 也有学者认为农都尉直属皇帝(李炳泉),亦或者文属大司农。 农都尉府之下,有田官、农令。 若比照西汉行政架构来看,农都尉府属郡一级,长官称都尉。农令属县一级,长官称“令”。田官当属乡一级,长官称“啬夫”。史实如何,仍需...
论十一农都尉
历史知识> 农都尉 官名。汉武帝始置于边郡,主屯田垦殖,受大司农及郡太守双重节制。东汉沿置。 农都尉相关 格孤山 格律诗 格致学 格扇门 格辅元 格淀堤 格鲁派 格登山 格古要论 格尼格思 格坚皇帝 格物致知 格致书院 格致丛书 格致汇编 格致余(餘)论 ...
我们金昌地区,由于受祁连雪水灌溉之便,农牧业比较发达。当时,受中央政府大司农直接管辖的“张掖农都尉”,也就是河西走廊东部屯田区的最高长官,他的治所就设在我们永昌县境内的番禾县。 这幅雕刻,名叫“农都尉所驻番禾”,反映的就是两汉时期,...
设置郡县:在河西地区初置酒泉郡等,加强行政管理。移民实边:“后稍发徙民充实之”,迁徙民众到河西地区,促进当地开发。开展屯田:边郡设置农都尉,组织屯田殖谷,保障物资供应。完善交通与防务:建立邮政系统,部署军事防务,保障信息传递与地区安全。影响:政治:加强了西汉对河西地区的有效管辖,巩固了边疆统治,有利于多民族...
两汉时期,在边郡普遍实施了属国都尉(主民政军事)、农都尉(主屯田殖谷)和部都尉(主掌兵马)制度。东汉时,“乌桓稍复亲附,拜其大人戎朱鹿为亲汉都尉”。这一做法 A. 消解了族群之间的差异 B. 严重破坏了中央集权 C. 强化了人们的家国意识 D. 有利于边疆民族交融 ...
农都尉 农都尉,官名。汉武帝时始置于边都。东汉沿置。主屯田殖谷。兼受大司农及本郡太守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