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说了,下元节最初的意义就是为了祭祀水官,后来民间又在这个节日里祭祀祖先。宋代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记载“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宫观士庶,设斋建醮,或解厄,或荐亡。”在农历十月十五下元节这一天,道观的道长们会举行盛大的斋醮法会,为众生祈福消灾,度亡解厄。而老百姓则是有放河灯的习俗,用以对...
农历十月十五,又被称为下元节,是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在道教的信仰中,这一天是祭拜水官的时刻,水官在三官中负责解除灾厄和厄运。这个节日与正月十五的上元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合称为“三元”。正月十五上元节是“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中元节是“地官赦罪日”,而十月十五下元节则是“水官解厄日”。...
农历十月十五是传统的祭祀节日,在这天有些地方还有上坟祭祀的习俗,这也是对先人的尊重和哀思。只不过,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两节相距较近,十月初一的祭祀活动已把十月十五所代替,因此,十月十五也不再去上坟祭祀。但“祭水官”的习俗还是有的,祈求“水官”排忧解难,以求风调雨顺,让干燥的冬季庄稼能够得到滋...
如果说十月十五是晴天的话,那么就预兆着接下来会是一个丰收年,收不停,说明作物比较多,不用担忧没有收获。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啥人们不喜欢下雨而喜欢晴天,十月十五是望日,也是一年当中最后的一个月亮节,人们自然是希望看到月亮,如果是下雨的话,那么月亮被遮挡,人们就认为这不是什么好兆头。
在农历十月十五这一天,女性晾衣服时应避免水滴落在地上或衣物上。因为深秋时节气候干燥,水滴容易蒸发并带走空气中的热量,导致室内温度下降。如果衣物上的水滴落在地上或长时间未干,还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此外,女性在这一天还应避免在外过夜。因为深秋时节气温较低,夜晚更是寒风刺骨。如果...
农历十月十五下元节,下元节有“三忌”,规避禁忌,消灾祈福!农历十月十五,是传统的下元节,一个与上元节(元宵节)和中元节并列的重要节日。下元节,又称“下元水官节”,是道教中水官大帝禹的诞辰,民间有在这一天祭祀祖先、消灾祈福的习俗。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除了传统的祭祀活动外,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
农历十月十五日 农历十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历法中的重要节点,民间常称为“下元节”,这一日期的文化内涵与民俗实践反映出古代农耕社会对自然规律、宗教信仰及生命哲学的深层认知。从时间坐标看,农历十月对应《礼记·月令》中“孟冬之月”,此时北方地区完成秋收进入农闲期,长江流域进入稻作收割尾声,节气上临近立冬,自然界...
农历十月十五,下元节!一个不该被遗忘的传统节日 今天是2024年的11月15日,星期五,甲辰年(龙年)十月十五,一个民间的传统节日——下元节。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等,来源于道教所谓上元、中元、下元“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称中元节,祭祀先人;...
首先,下元节,又称“下元日”、“下元”,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之一,它的来临预示着农历十月十五的到来。在道教传说中,这一天是水官大帝禹的生日,相传当天禹会下凡人间为民解厄之日,这天人们会准备香枝与纸钱等、祭拜水官大帝等,以求平安。因此,下元节具有消灾解厄的含义。其次,下元节也是一个重要的祭祖...
一、农历十月十五:寒月中的下元节 农历十月,作为冬季三个月的第一个月,被称为“寒月”。这个季节,天气逐渐转冷,万物开始进入休眠状态。而农历十月十五,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被称为下元节。下元节与上元节(元宵节)和中元节(鬼节)并称为中国的三大鬼节,但与中元节的阴森恐怖不同,下元节更多地被赋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