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军持外文名:梵语“kundikā”, 兴都斯坦语“Kendi”。中文名还有军迟、君持、君迟、捃稚迦。难怪名字让人看到之后不知是何用途!其实,它的含义就是“水瓶”,来源于印度(学界或有其他观点),是僧侣云游时所带的贮水器,贮水以备饮用及洗手。随着时代发展,军持还作为佛教法事活动的法器和普通人时常使用器...
净瓶的器形种类很多,军持即广义上净瓶的一种,从功用角度,我们更经常把军持称之为净瓶。由于这个器物功能的巧妙,军持随着佛教的传入不仅开始在中原地区的佛教徒中间流行,在民间也得到普及。 军持的用法 军持的主要用途之一就是用来“净手”,除此之外,还可以作为“饮水壶”。而对于僧人们来讲,用军持饮水就比较讲究。
军持 成语(Idiom):军持发音(Pronunciation):jūn chí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军队的统帅或将领持有权力,掌握军队的实际控制权。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军持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军”和“持”两个词组成。“军”指代军队,表示军队的力量和威严,“持”指代持有权力,表示拥有掌控军队的实际权力。成语的...
拼音:jūn chí 词典解释 源于梵语。澡罐或净瓶。僧人游方时携带之,贮水以备饮用及净手。后亦指形略扁,双耳可穿绳,能挂在身上的陶瓷水瓶。 唐 贾岛 《访鉴玄师侄》诗:“我有军持凭弟子, 岳阳溪 里汲寒流。” 清钱谦益《舒仲符画丹徒张明府文光小像戏题四绝句》之三:“计口虀盐度六时,放衙取水一军持...
军持最早是一种蓄水器皿,这在原始佛教经典中就有记载,如《十一诵律》:“水瓶法者,佛听畜水瓶,好净洁畜,是名水瓶法。常用水瓶法者,亦应净洁畜水瓶水,盖亦如是,是名常用水瓶法。” 并且这种蓄水器皿有大小之分,小者为个体僧尼随身携带使用,大乘戒律中明确规定军持为比丘十八随身携带物之一,晋末宋初高僧法显在...
唐代高僧玄应《一切经音义》曰:“军持,正言捃稚迦,此译云瓶也。谓双口澡罐也。”唐代高僧玄奘《大唐西域记》云:“次南石上则有佛置捃稚迦……捃稚迦,即澡瓶也。然则军持之名,捃稚讹文,又省迦字。释家以之洗手,故曰澡瓶,亦曰净瓶。”季羡林注:“(捃稚迦)...
军持 jūn chí 词语jūn chí 注音ㄐㄨㄣ ㄔˊ 引证解释 源于梵语。澡罐或净瓶。僧人游方时携带之,贮水以备饮用及净手。后亦指形略扁,双耳可穿绳,能挂在身上的陶瓷水瓶。 唐 贾岛 《访鉴玄师侄》诗:“我有军持凭弟子, 岳阳溪 里汲寒流。”清 钱谦益 《舒仲符画丹徒张明府文光小像戏题四绝句》之三...
军持 基本解释:1.源于梵语。澡罐或净瓶。僧人游方时携带之,贮水以备饮用及净手。后亦指形略扁,双耳可穿绳,能挂在身上的陶瓷水瓶。 分解解释:军(jūn,)军(軍)jūn武装部队:军威。军服。行(x妌g )军。军功。军犬。军备。军纪。军衔。军阀。军令状。异军突起。溃不成军。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
军持源于印度,梵语为Kundika, 音译作军迟、军持、君持、捃稚迦等,本为印度佛教徒行旅所用的一种水器,为比丘十八物之一。[1]印度军持实物已不可见,文献中军持一词最早见于晋《法显传》(1)“法显亦以君墀及澡罐并余物弃掷海中……”,见章巽:《法显传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67-1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