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颜色甚惫,而弦歌于室。颜回择菜。子路子贡相与言曰:“夫子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商周,困于陈蔡,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无禁。弦歌鼓琴,未尝绝音,君子之无耻也若此乎?” 颜回无以应,入告孔子。孔子推琴喟然而叹曰:“由与赐,细人也。召而来,吾语之。”...
1【题目】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则再逐于鲁,削迹于卫,穷于齐,围于陈、蔡,不容身于天下。子之道岂足贵邪?世之所高,莫若黄帝,黄帝尚不能全德而战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尧不慈,舜不孝,禹偏枯,汤放其主,武王伐纣,文王拘羑里,此六子者,世之所高也。《庄子·盗跖》,有删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
原文和翻译 对比 孔子穷(1)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2)食,藜(3)羹不糁,颜色甚惫(4),而弦歌于室。颜回择菜(5),子路、子贡相与言曰:“夫子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商周,围于陈蔡。杀夫子者无罪,藉(6)夫子者无禁。弦歌鼓琴,未尝绝音,君子(7)之无耻也若此乎?” 颜回无以应,入告孔子。孔子推琴...
1.孔子问子桑雽曰:吾再逐于鲁, 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 吾再逐于鲁:孔子对“桑雽”说:我两次在鲁国遭到驱逐。伐树于宋:到了宋国,又引来“司马桓(huán)魋(tuí)”的嫉妒,怕我取代他的位置;我在大树下讲学,“司马桓魋”带着士兵杀过来,将大树砍到, 幸好快速逃离,没有受伤...
《庄子》记载孔子:夫子再逐于鲁,削迹于卫, 伐树于宋,穷于商周,围于陈蔡。这里说的都是孔子在各国的遭遇,但商朝早就灭亡了,商朝后裔建立的宋国前面已经说过了。为啥后面又说商,而且和周一起说。按现在的理解商朝都城在安阳,东周都城在洛阳。除非周朝都城建立的地方就叫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则再逐于鲁,削迹于卫,穷于齐,围于陈蔡,不容身于天下子之道岂足贵邪?世之所高,莫若黄帝,黄帝尚不能全德,而战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尧不慈,舜不孝,禹偏枯,汤放其主,武王伐纣,文王拘美里。此六子者,世之所高也。(节选自《庄子·盗跖》)译文:___ 3把下面的文言短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则再逐于鲁,削迹于卫,...
孔子问子桑户曰:“吾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吾犯此数患,亲友益疏,徒友益散,何与?” 子桑户曰:“子独不闻假①人亡与?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或曰:‘为其布与?赤子之布寡矣;为其累与?赤子之累多矣;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
出自《庄子 山木》孔子问子桑雽曰:“吾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吾犯此数患,亲交益疏,徒友益散,何与?”
意思是:在卫国被人铲削掉所有足迹,在齐国被逼得走投无路,在陈国蔡国之间遭受围困。出自:《庄子 杂篇 盗拓》原文选段:子自谓才士圣人邪?则再逐于鲁,削迹于卫,穷于齐,围于陈蔡,不容身于天下。子之道岂足贵邪?释义:你不是自称才智的学士、圣哲的人物吗?却两次被逐出鲁国,在卫国被人...
孔子问子桑雽曰:“吾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吾犯此数患,亲交益疏,徒友益散,何与?” — 《庄子·山木》孔子,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也遭遇过四次人生至暗时刻事件,而孔子对此也是积郁于胸,难以抒怀。 û收藏 转发 评论 ñ赞 评论 o p 同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