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再生植株方面的一些名词解释: 1.再生:指组织代谢能力强、具有再生器官的植物,在遭受伤害后通过细胞增殖、分化等手段重新生长出被切除的组织和器官的过程。 2.剪枝:通过剪除植物的部分枝条、根系等,来促进再生植株的生长。 3.愈伤组织:又称为愈合组织,它是由植物组织中的未分化细胞分裂产生的组织,可以通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有两种方式可以诱导形成再生植株:1. 首先诱导形成胚状体,随后胚状体发育成植株。在这个过程中,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在离体条件下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类似于种子的胚状结构。这种胚状体具备进一步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2. 另一种方式是先诱导形成丛芽,然后丛芽再诱导生根,最终形...
植物组 织培养的植株再生途径主要有两条主要途径,具体如下:器官发生途径:这条途径是指外植体经过诱导能够重新进行器官分化,从而长出芽、根、花等器官,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在组 织培养中,通 过器官发生途径产生再生植株的基本方式有3种:先分化芽,芽伸长后在其幼茎基部 长根,形成完整的小植株。...
植物的器官发生是指离体培养的组织或细胞团(愈伤组织)分化形成不定根、不定芽等器官的过程。 ①启动期:启动诱导外植体细胞脱分化和分裂。主要通过向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种类和比例的外源激素刺激外植体细胞改变原来的代谢途径来诱导细胞活化,重新获得分裂能力,需要选择合适的较高浓度的生长素诱导剂(如NAA、IAA、2-...
一、基部换头再生:根系激活的“重启术”适用场景:头茬果采收后植株整体衰弱、根系尚存活力。操作要点:精准修剪:在距地面10厘米处斜剪主茎,切口涂抹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预防感染。肥水激活:剪后立即沟施腐熟羊粪3m³/亩+黄腐酸钾5kg,采用滴灌渗透法浇水20m³/亩,保持土壤湿度70%。新枝管理:10...
培育再生植株的原理和方法: 1.再生植株是利用植物的全能性来获得的无性系苗,能快速扩繁。 2.利用嫩茎、叶片等组织的全能性,在适宜的环境条件激发分生组织形成。 3.组织培养的基本要素是提供营养基、激素和条件控制。 4.常用的培养基有MS、B5等,添加不同激素如NAA、6-BA等。 5.焙烤消毒外植体,接种在培养基上...
1. 器官发生途径:此途径涉及将外植体诱导至脱分化状态,形成愈伤组织,随后通过再分化过程产生器官原基,最终这些原基发育成完整的植株。器官发生途径的优点是能够保持再生植株与母本植株遗传特征的一致性。然而,该途径通常需要较长时间,并且其效率受到外植体基因型的影响。2. 体细胞胚发生途径:在此途径中...
植物再生植株胚状体途径 植物再生是指通过一系列培养技术,从植物的胚胎、胚珠、胚乳、种子、茎、叶、花等组织和细胞中,经过细胞分化、增殖和再生过程,获得新的完整植株的技术。胚状体途径是植物再生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培养植物的胚状体(embryogenic callus)来实现植株再生。 胚状体途径的开始是从一种特定的组织或...
另一方面,器官发生途径则直接诱导外植体分化出芽、根和花等器官,形成再生植株。这包括两种方式:间接发生途径通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为器官;直接发生途径则在特定条件下,器官从外植体上直接诱导生成,如香蕉草的侧芽和风信子的鳞茎。这种方式由于保持了遗传稳定性,更适用于花卉品种的快速繁殖。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