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解释 内闭外脱证,中医病证名。泛指实邪内闭,而正虚欲脱,以发热,咳嗽气喘,或腹痛、里急后重,或二便不通,或心胸、脱腹绞痛,面白肢厥,冷汗淋漓,气息微弱,脉微欲绝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春温、风温、暑温、冬温、瘟疫等疾病中。西医学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
神志昏乱,身热蒸手,呼吸气粗,鼾声大作,目闭口开,撒手遗尿,汗出面白,四肢厥冷,舌红或淡红,脉沉伏,或虚数无力。病因 虚实夹杂证。因邪气过盛,内蒙清窍,同时正气耗散,神不守舍。小结 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内闭外脱、神昏、沉脉、伏脉、淡红、鼻鼾、闭目、汗出、厥冷、脉无力、脉虚数、面色发白、气粗、舌红、...
解析 答案:1)“内闭外脱”的定义:指热闭心包证与亡阳或亡阴之脱证并见之危候。2)临床表现:身热,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神衰倦卧,汗多气短,脉细无力或汗出淋漓,四肢厥逆,脉微欲绝。3)治法:固脱救逆,清心开窍。4)治法:开闭者,方选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至宝丹;固脱者,方选生脉散或参附汤治之。反馈 收藏 ...
百度试题 题目[名词解释] 内闭外脱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指邪热闭遏于内,正气外脱,出现气夺阴竭的病理表现。多见于热邪内闭心包、阳从上脱,汗出气夺、阴从下脱而液亡。反馈 收藏
“内闭外脱”含义有三: 一是或然之意,即或为内闭,或为外脱,非指一证既内闭又外脱; 二是指邪气闭郁于内,正气不得外达而外脱,此乃真实假虚,或曰真闭假脱; 三是正气衰败而成脱,神无所倚而神昏,此属虚衰之证,这种神昏,亦可称为闭,即机窍闭,但...
脱证>辨证论治>(四)内闭外脱证 282024-07 3 脱证>辨证论治>(三)阴阳俱脱证 222024-07 4 脱证>辨证论治>(二)亡阳证 342024-07 5 脱证>辨证论治>(一)亡阴证 512024-07 6 脱证>病名,病因病机,辩证论治 352024-07 7 心悸>辩证论治>(四)淤血阻滞证 452024-07 8 心悸>辩证论治>(三)痰饮凌心证...
名词解释 内闭外脱 答案: 指邪热闭遏于内,正气外脱,出现气夺阴竭的病理表现。多见于热邪内闭心包、阳从上脱,汗出气夺、阴从下脱而液亡。点击查看答案 手机看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名词解释 辛凉平剂 答案: 在辛凉解表剂中,选用辛凉之品如银花、连翘等为主,稍佐以微辛温之品如荆芥、豆豉等所组成的...
风温内闭外脱的临床表现为内闭心包与阳气外脱并见。 - **A. 身热或身热骤退**:风温本有发热,若阳气骤然外脱,可致身热骤退,符合外脱表现。 - **B. 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阳气外脱则不能温煦四肢,血脉失充,属典型外脱证候。 - **C. 面色苍白,汗出淋漓**:阳气暴脱则面色无华,津液失固而大...
风温内闭外脱的临床表现有:().A.身热或身热骤退B.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C.面色苍白,汗出淋漓D.汗多气短,脉细无力E.神志昏愦不语,倦卧
内闭外脱型急性胰腺炎 内闭外脱型急性胰腺炎的症状是:脐周剧痛,呕恶身热,烦渴多汗,面色苍白,肢冷搐搦,舌质干绛,苔灰黑而燥,脉沉细而弱。 症状:脐周剧痛,呕恶身热,烦渴多汗,面色苍白,肢冷搐搦,舌质干绛,苔灰黑而燥,脉沉细而弱。 治则治法:通腑逐瘀,回阳救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