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只剩紫禁城及南北两段护城河,总长度不过原来的一半,北京古都所遗留下来的护城河河道,均以城市公园或是滨河绿带的形式被恢复与保护,前三门护城河作为北京内城和外城的分界线,有着重要地位。△北京河道、湖泊现状与规划图 (来源: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皇城保护规划)护城河与北京“凸”字型城市轮廓有着不解之缘...
”这段文字提到的,便是文献史籍中很少提及的内皇城。内皇城环护城河而建,根据弘治《大明会典》一百一十八卷和清人撰写的《明会要》记载,明朝环绕紫禁城的内皇城共有十二座门,分别为紫禁城北面的北上门、北上东门、北上西门、北中门,东面的东上门、东上南门、东上北门、东中门,西面的西上门、西上北门、西上...
1870s末,正阳门至宣武门之间的护城河、内城南垣外壁和墩台,正阳门瓮城西月墙下的民房。由西月墙上向西拍摄 1870年前後,正阳门至宣武门之间的内城南护城河、内城南垣外壁和墩台,正阳门瓮城西月墙向西拍摄,近景为瓮城外的民房和骡马。 1874,内城南垣崇文门至东南角楼外壁及内城南护城河,北侧高出城墙的建筑是内外城...
明永乐年间在紫禁城外开凿了皇宫(紫禁城)护城河,俗称筒子河,只围绕紫禁城东、北、西三面,是北京仅存最完整的护城河。 △皇宫护城河位置示意图(来源:网络) 随着商业中心的南移和人口大幅增长,为巩固边防,1553年加修外城,“凸”字形城市格局初现。 清代沿袭...
晚清时期北京内城城墙与护城河。宣武门至崇文门一线的城墙将老北京分成外城和内城,一南一北,完全是两个世界。内城居住着皇族和旗人,最近上热搜的“正黄旗”就在其中;外城多汉人,尤其多贫困百姓。#北京 #北京历史 #北京城墙 #北京老照片 #北京记忆 9232次播放2024-11-19发布 ...
1880s,内城西南角楼西北面,内城西护城河(外城西便门东水关内侧)。 1890s,西直门南面全貌及护城河,可见内城西北角楼。 1890s末,正阳门迤西的内城南垣内外及护城河周边景致。在城楼二层西北角向西拍摄,远处可见宣武门城楼和箭楼 [乔治·厄内斯特·莫理循 George Ernest Morrison]。
邓州是双城墙布局,有内、外城。外城为土城,内城为砖城,内外城均有护城河,整个布局呈回字形。护城河水来自城南刁河,水从城西南引入,出护城河入湍河。而内城河清淤疏浚工程是内城河生态修复的基础性工作。内城河全长2.7千米,这次要求把淤泥清理至原状土层,清淤量约13.2万方。为了加快工期,保证城市环境整洁,把污染降到...
1950年前后,外城东垣,广渠门迤北城墙外壁及外城东护城河(南向)。远处可见广渠门城楼、箭楼已圮,瓮城尚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车辆激增,北京城墙阻碍交通不断凸显,拆城墙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1958年3月,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对北京城墙现状的调查报告指出:(北京的城墙)近百年以来没有经过彻底...
明永乐年间在紫禁城外开凿了皇宫(紫禁城)护城河,俗称筒子河,只围绕紫禁城东、北、西三面,是北京仅存最完整的护城河。 △皇宫护城河位置示意图(来源:网络) 随着商业中心的南移和人口大幅增长,为巩固边防,1553年加修外城,“凸”字形城市格局初现。 清代沿袭明代格局,除疏浚外河流走向都承明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