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史 [ nèi shǐ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nèi shǐ ] 官名。西周始置,协助天子管理爵﹑禄﹑废﹑置等政务。春秋时沿置。见《周礼.春官.内史》。 官名。秦官,掌治理京师。汉景帝分置左右内史。汉武帝太初元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3.官名。西汉初,...
「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汉书·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景帝二年分置左(右)内史。」《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申公传》:「周霸至胶西内史,夏宽至城阳内史。」《文心雕龙·祝盟》:「又汉代山陵,哀策流文,周丧盛姬,内史执策...
内史还拥有参加“政事堂”这个朝廷最高决策机构的权力,在当时凡全国军政机要及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免升降,都要在政事堂议决。也就是说,在当时内史拥有决策全国军政机要及五品以上官员的权力,如果没有他的同意,很多政策就无法推行与全国,且五品以上的官员升降也都无法实现。中书省此外,内史还拥有以下几点权力:其一...
狄仁杰,武周朝名臣,官拜内史(《新唐书.百官二》载“光宅元年,改中书省曰凤阁,中书令曰内史”),形同宰相(《新唐书.百官一》载“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位列正三品。在这里很多人都不明白,宰相之职的“内史”为何只是三品官?按理说位列百官之首的宰相,它的品级理应是一品,如...
内史,中央官制,西周时开始设置,又称作册内史、作命内史,见西周金文。西周的内史官制承袭夏朝与商朝,如夏朝有太史令终古、商朝有太史令向挚。先秦的内史,其主要任务是掌管法令、拟定文书,协助国君策命诸侯及卿大夫,并负责爵禄的废置。《周礼·春官》:“内史掌王之八枋(“枋”同“柄”,权柄)之法, 以诏王治。 一...
内史是武则天当政时期,朝廷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一个官职。武则天称帝之后,对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进行了改革,其中三省里面的尚书省已经名存实亡,真正有实权的只有中书省和门下省。武则天将中书省改名凤阁,门下省改名鸾台,能够进入三省议事的官员称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官员只要加上了同鸾台凤阁平章事,就能够被称...
狄仁杰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位大唐名臣,要说他的官职,广为人知的就是内史,这个官在唐朝是三品,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看其实并不大,也就是相当于“省部级”的官员,上面还有很多的领导,可为什么在当时满朝的文武都怕他呢?实际上这就牵扯到了唐朝官制的特殊性,它和后来明清官制是不同的,我们看到了明朝、清朝,...
内史是指把科学史的研究对象局限于科学内部,把科学史看作是科学知识体系形成的发展的历史。外史是把科学看作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它与社会其他部分的相互关系,诸如与经济、体育、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关系。涉及领域:科学技术史是理学的一级学科,研究范围涉及理、工、农、医四大学科门类,主要包含...
内史:(1)西周始置,常奉王命策命臣下,又称作册内史、作命内史,见于西周金文。《周礼》谓为春官宗伯的属官,掌策命诸侯及孤卿大夫,凡四方之事书则读之。春秋时周王尚沿用此制。践士之盟,周襄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左传.僖公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