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热入于膀胱,水土合邪,湿热瘀蒸,则病黄疸。)谷疸者,胃热脾寒,谷气不消之所致也。 1 趺阳脉以候三阳,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太阳表闭而胃腑内热也,胃热则消谷;紧则为寒,寒为水气,是少阴之内寒也;寒则伤脾,脾虚不能消谷,多食不化,故生胀满。 数则为...
水旺土湿,是为里气也,土湿木陷,必小便不利;外感寒闭,表阳郁热,表闭之热与里虚之湿,内郁苦浊,不能外泄,湿热外蒸,遍身发黄,是为黄疸也。黄疸,仍是内有本气之湿,外有伤寒表闭而郁发也。 2 黄疸者,有湿寒之黄与湿热之黄。湿寒之盛,木郁为黄,本气之外现,...
内伤黄疸为病证名[1]。指因脾胃内伤所致的黄疸[1]。见《症因脉治》卷三。包括谷疸、酒疸、女劳疸、阴黄在内[1]。《医学纲目》卷二十一:“劳役形体,饮食失节,中州变寒,病生黄,非外感而得,只用建中、理中、大建中足矣。”《石室秘录·黄疸》:“黄疸,盖外感之湿易治,内伤之湿难医,外感...
73.论黄胆有内伤外感及内伤外感之兼证并详治法 黄胆之证,中说谓脾受湿热,西说谓胆汁滥行,究之二说原可沟通也。黄胆之载于方书者,原有内伤、外感两种,试先以内伤者言之。内伤黄胆,身无热而发黄,其来以渐,先小便黄,继则眼黄,继则周身皆黄,饮食减少,大便色白,恒多闭塞,乃脾土伤湿(不必有热)而累及胆与...
金匮方解篇---内伤水气黄疸木气下陷则足下热而腹满阳气不能上达则额上黑日晡阳气入于土下增其瘀热则发热病属肾虚肾阳不达于外则恶寒 金匮方解篇---内伤水气黄疸 麻黄甘草汤 麻黄 四钱 炙甘草 二钱 统治水病。 麻黄通腠理以散水。甘草保中气也。 越婢汤 麻黄 六钱 生石膏 八钱 炙甘草 二钱 生姜 三钱...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以外感内伤论治黄疸,颇有特点。笔者试浅析于下。 1外感内伤分论黄疸 1.1外感内伤拟分三类张锡纯在《医论73·论黄疸有内伤外感及内伤外感之兼证并详治法》一节中解读仲景黄疸之证治与方药,以外感内伤分类论治黄疸,称“黄疸之载于方书者,原有内伤、外感两种”〔2〕,而除此之外还应有...
以内伤黄疸为例,患者身体不发热但渐发黄,因脾脏受湿邪影响胆和小肠功能,致胆汁瘀滞溢入血液而全身发黄。张仲景治内伤黄疸兼顾胆和脾,如小柴胡汤治少阳胆经,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清泻肝胆之热,硝石矾石散也针对胆,原方用大麦粥送服,作者改为用麦面与硝石、矾石制丸,可根据不同症状用相应药物煎汤送服,且解释...
长篇小说《内伤》 by:陆也0 1.3万 脾胃内伤 百病由生 by:中医健康养生跟我学 297 论中医内伤热病学(朱曾柏) by:无尽武装love 7279 【三播】新青蛇穿越传 | 一本录制憋出内伤的书 by:001玥_微 1906 治愈之书 美国心理前沿内伤自愈课 劳拉 利皮斯基 ...
黄疸十四 疸而渴者,其疸难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发于阴部,其人必呕,阳部,其人振寒而发热也。 疸而渴者,湿蒸为热,湿为阳虚,热为火盛,泄火则损其阳,补阳则益其火,故为难治。疸而不渴者,湿多热少,故为可治。发于阴部,其病在里,湿盛土郁,胃气上逆,必作呕吐。发于阳部,其病在表,湿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