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避尘的这种内丹术思想,同南宗太乙刀圭学说是一致的。南宗太乙刀圭学说,对内丹术东派也有很大影响。从明代扬州的陆西星为代表的内丹术东派,流行于江浙一带,故有东派之称。陆西星认为,金丹之道,必须阴阳相合而成,从卦象上看,男外阳而内阴为离,阳中之阴叫作精。女外阴而内阳为坎,阴中之阳叫作气。...
代表人物 1. 葛洪:东晋时期的道士、医药学家,著有《抱朴子》,对后世内丹学影响深远。他在书中阐述了炼丹术、养生保健等,为内丹修炼奠定了理论基础。2. 吕洞宾:唐代道士,传说中的八仙之一,被认为是内丹派的重要祖师。吕祖的思想强调心性修养与丹道修炼的结合,对后世全真教的形成有重大影响。3. 张伯端(紫阳...
先天元精、元炁为命,元神为性,二者兼修,才是性命双修,才是内丹正道。 陆西星《黄帝阴符经测疏》下篇注云:“炼己持心,学道之首务也。且心本无生,触境而生,苟或不能忘健羡,去贪著,无见于道,而惟见于物焉,则心有所住,而太虚之体反为物所凝滞而死矣。故曰:心生于物,死于物。”陆西星以为内丹修炼,以炼己...
在内丹修炼的领域,少阳派无疑是最为重要的法派之一。后世的钟吕金丹派、南派、北派、三丰派、青城派、千峰派等内丹流派均源自于此,这些派别无不尊奉东华帝君为开山祖师。与文始派以虚无为宗不同,少阳派主张的是无上至真之妙道,提倡顿超直入,不仅修性,也兼修命,强调性命双修,炼养阴阳。它以有为法为起点,逐...
1. 唐代形成:金丹南宗最早形成于唐代,主要借鉴了金丹道家与南方山水派的思想和实践。唐代道教注重修炼内丹,追求长生不老,从而形成了金丹南宗的基本特色。 2. 宋代发展:金丹南宗在宋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道教与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思潮日益兴起,金丹南宗也开始与儒释道等其他宗教交流,吸收了不少儒释思想的要素,...
南宗内丹学与雷法.. 宋元之际,是道教内丹学最为兴旺的时期。其间诸说蜂起,丹学辈出,对内丹的理论及诀法大加阐发宏扬,并形成了以南北二宗为主体的内丹派。其南宗一派,指宗承北宋张伯端内丹说,主要流传在南方地区的一派。明宋濂
(五)西派 内丹学西派创于清朝嘉庆至咸丰年同,创始人李四月。李西月(公元1806-1856),清代道士。字涵...
道教内丹修炼,以文始派最高,少阳派最大。究其渊源,则始于伏羲、黄帝,开宗于老子,创立于尹喜、张道陵、王玄甫,发挥于两汉魏晋南北朝之刘安、河上公、魏伯阳、左慈、葛玄、葛洪、陶弘景等,阐扬于唐末五代之钟离权、吕洞宾、陈抟,兴盛于宋元...
道家功中以炼内丹为主的气功派别。该派以人体为“炉鼎”,精气为原料,神意为运用,炼养内在金丹。其修炼过程,一般分为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四个阶段。内丹修炼源于古代的行气、导引、胎息等。至唐末五代,逐渐形成气候。人物以钟离权、吕洞宾、崔希范、谭峭(qiao)、陈抟(tuan)最为著名。他们为内丹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