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缺 [ jì quē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jì quē ] 亦作'兾缺'。 郄缺的别名。春秋时晋人。因其父芮封冀﹐故又称冀缺。臼季见其耕于冀野﹐夫妻相敬如宾﹐荐之于晋文公。后代赵盾为政。谥成子。参阅《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国语.晋语五》。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
历史知识> 冀缺 春秋时晋国人。因其先人食采邑于郤、冀,故名冀缺,亦称郤缺、郤成子。其父冀芮谋害晋文公未成被杀,他归耕于冀(今山西稷山北),文公即位后,经胥臣推荐,任下军大夫。晋襄公元年(前627),伐狄有功,任卿,又受封于其父原食邑冀。晋灵公六年(前615),晋、秦战于河曲,他任上军将参战。十五...
相敬如宾的冀缺夫妇..周武王的儿子成王即位后,经过东征,攻灭了尧后裔建立的唐国,把他的弟弟叔虞封别这里,后改为晋国。当时山西北部、中部、西部是少数民族戎犾占统治地位的游牧地区。经过几代发展,晋国逐步强盛起来,到晋献公(公元
冀缺,一名郤缺,是春秋时期的一位晋国人。他父亲的名字叫芮,因此被称为冀缺。在春秋时期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和《国语·晋语五》中记载了有关他的故事。传说有一次,晋国的贤士臼季看到了冀缺在冀野耕作,发现他与妻子相互尊敬如同宾客一般,于是向晋文公推荐了他。后来,赵盾成为晋国的执政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劝农 (其四)陶渊明气节易过,和泽难久。冀缺①携俪,沮溺结耦。相彼贤达,犹勤陇亩。矧兹众庶,曳裾拱手!【注】①冀缺:春秋时晋国贵族,父冀芮犯罪
冀缺一是一位农夫,他的妻子对他十分恭敬,相待如宾。具体分析如下:冀缺的身份:冀缺在诗句中被描述为一位农夫,这表明他的主要职业是从事农业生产。夫妻关系:“妻敬俨如宾”形容的是冀缺的妻子对他的态度。其中,“敬”表示尊敬,“俨如宾”则形容夫妻之间相待如同宾客一样恭敬有礼。这反映了...
在中国古代的晋国,有一位名叫冀缺的人,由于家族的罪行,他本人被废为庶人,只能依靠务农为生。然而,冀缺并没有因为生活的巨变而抱怨不已。相反,他坚持勤劳耕作,同时,他也以古今圣贤为师,刻苦修身,提升自己的德行。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的德行逐渐得到了周围人的认可和尊重,甚至他的妻子对他也是仰慕不已。一次,冀缺...
冀缺的词语解释是:亦作'_缺'。郄缺的别名。春秋时晋人。因其父芮封冀_故又称冀缺。臼季见其耕于冀野_夫妻相敬如宾_荐之于晋文公。后代赵盾为政。谥成子。参阅《左传.僖公三十三年》_《国语.晋语五》。结构是:冀(上下结构)缺(左右结构)。拼音是:jìquē。注音是:ㄐ一_ㄑㄩㄝ。冀缺...
冀缺,是汉语词语,读音为jì quē,形容悲痛而又愤怒。词语出处 《春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与之归,言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公曰:『其父有罪,可乎?』对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