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四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 [10-11]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
一、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这是企业职工必须参加的保险,具有国家强制性。男60岁,女工50岁,女干部55周岁退休。除了基本养老保险,还有补充养老保险,这是企业为职工缴纳的,个人可以缴费,也可以不缴费,所存储的保险金全部归属职工个人所有。此外,还有储蓄性养老保险,是在单位的组织下,由职工个人参加的养老保险,属于商业保...
经过近十年的改革与建设,中国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已初步建立,形成了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为主的多层次、多支柱新型养老保险体系。 基本养老保险又称国家基本养老保险,是按国家统一政策规定强制实施的,以保证广大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需要为目标的一种养老保险制度。其覆盖范围为城镇所有企业...
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维护社会稳定。以下是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详细解读: 一、基本养老保险的构成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社会统筹部分由用人单位缴费形成,用于支付当期养老金和调剂养老金余缺;个人账户部分由个人缴费形成,用于记录...
个人养老金制度是指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的制度。实行个人账户制,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自主选择购买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实行完全积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每年缴费上限为12000元,可以按月、分次或者按年度缴费。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体系中最主要的险种,也是事关全体国民养老的大事,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提高,健全养老保险制度成为社会保险制度改革重中之重。上世纪九十年代建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近几年陆续建立了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分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又包括企业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以下是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详细解读: 一、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基本模式:采用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社会统筹部分采取现收现付方式,以均衡单位负担;个人账户部分则采取积累方式,体现个人责任...
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一开始的称呼是“劳动保险制度”,1949年9月,“逐步实行劳动保险制度”第一次出现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此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实际上,“劳动保险”一词在1948年就已经出现,由李立三确定的名字。李立三可以说是新中国劳动保险制度的缔造者。1948年8月,全国第六次劳动大会...
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且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即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 二、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制度 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险的第二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