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书法高华圆润,放逸而不狂怪,笔墨精彩动人,使转灵活,提按得当,正如文征明赞:“藏真书如散僧入圣,狂怪处无一点不合轨范”。徐邦达《古书画过眼要录》认为笔划稍嫌滞涩,枯笔中见有徐徐补描之迹,应是半临半摹之本,但勾摹技巧高超,结体笔划保持怀素书...
此帖为古代医学健身的按摩方法,文体近似口诀。作品似随意点画,不假思索,用墨浓淡相间,时有枯笔飞白。书字的结势于攲侧险劲中求平正,且行间字距颇疏,在继承唐代书法的基础上,以险中求正的特点创立新风格,尽得天真烂漫之趣。此书是杨凝式行草书传世作品的代表作,对宋代书法影响较大。苏轼《覆盆子帖》北宋...
他以书法作品为载体,将宇宙高维能量融为一体。神笔随心画,祈福降邪葩。叙你事,写他字。他的书法作品,已超越了传统书法。其作品:可养生保健,可调居家和厂矿企业办公室的风水格局。自成一派。第一商标注册,已初审公示:《存才 龙虎狮群舞》。第二商标注册,已受理:《存才 高维书法领域》。被中国文学...
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当时人类平均年龄为40岁~62岁,著名书法家们平均寿命88岁;进入现当代,著名书法家们平均寿命已经超过90岁,例如齐白石、黄宾虹、何香凝、章士钊均享寿90岁以上,朱屺瞻、苏局仙、孙墨佛等更上了百岁高寿…… 这是当代著名...
下面是毛泽东主席1958年写的一首养生小诗,很少见! 蜜多时, 《四言韵语·养生十六字诀》 毛泽东 1958年 遇事不怒,基本吃素。 多多散步,劳逸适度。 蜜多时, 道理就不解释了,显而易见。下面看看毛泽东的一幅书法作品。 毛泽东书法曹操《龟虽寿》 《龟虽寿》是曹操的一首乐府诗,作品富于哲理,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书法是健身益智良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性、内外兼修的功法。学习书法,不仅从整体上可以培养把握事物的思辨能力,还可以锻炼大脑协调能力。有人把书法的创作习练、功效作用归纳为四句话“洗笔调墨四体松,预想字形神思凝。神气贯注全息动,赏心悦目乐无穷。”其实这也是书道养生的四个层面、四个阶段过程。
乾隆年后,郑板桥所写的“难得糊涂”四个字竟象传单那样被制成各种礼品或是拓片或是作为像章推销。这几个字不仅包含了为人处理的哲理,也不失为修身养生的良方。十、《食鱼肉帖》唐.怀素 《食鱼帖》为唐代书法家怀素所书,草书,8行,56字。存世墨迹为摹本。是怀素传世名作书迹之一。帖文:;老僧在长沙食鱼...
养生文化与书法 崔春奇 (2022 年 5 月 1 日)自古书家多长寿。书法是中华文化独有的艺术形式,也是中华文化独有的养生之道。古人把学书视为“养生十乐”之一(见宋代陈直〈寿亲养老新书〉),今人更有养生“唯书画而已”的经验之谈。书法家多长寿。汉代张芝 68 岁,钟繇 80 岁;晋代卫夫 人 78 岁;南北...
书法被认为是养生之首,自古就有“寿从笔端来”的说法,道出的正是书法与养生之间的关系。 唐朝有个和尚皎然,曾作诗:“浊酒不饮嫌昏沉,欲玩草书开我襟。”道出了书法有排解郁闷、忧愁,使人昂扬向上的作用。宋代诗人陆游说:“一笑玩笔砚,病体为之轻。”是说练习书法,笔下生力,墨里增神,有利于防治疾病,强体健...
寿从养生来的整体观念——漫谈书法和养生(之十)▲ 方立草书作品 :王湾诗《次北固山下》 34cm×68cm 对以战国先秦时期《黄帝内经》为发端的中医药学和养生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什么,人们尽管有不同认识,但一般倾向于阴阳五行说,它像一根红线,贯穿中医药学和养生学全部理论体系中,渗透到各个方面。《阴阳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