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殖容量的影响因素 养殖容量的大小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首先是生态环境的条件,包括水质、土壤、气候等。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提供养殖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和适宜的生长条件,从而使得养殖容量得以提高。 其次是养殖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高效的养殖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养殖生物的产出,并减少养殖过程中的资源浪...
养殖容量是一个生态学概念,特指在特定的养殖环境和条件下,一个生态系统或水域所能容纳的养殖生物的最大数量或规模,同时保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和环境友好。以下是关于养殖容量的详细解释: ### 一、定义与内涵 1. **定义**:养殖容量是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如水域面积、水深、水质、生态环境等),特定生态系统内...
百度试题 题目[名词解释] 养殖容量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在特定水域和养殖对象条件下,维持水域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保持环境友好,采用科学的养殖技术和手段,实现养殖生物学安全,保证水域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单位水体对增养殖对象的最大承载量。反馈 收藏 ...
首先,一亩鱼塘的水深为2米时,理论上可以养殖大约1620条鱼。这个数字是基于一般情况下一亩鱼塘能养1350条鱼,但由于水深增加,可以适当增加20%的鱼,即270条。此外,根据不同的鱼类品种,养殖数量也会有所不同。例如,一亩水深2米的鱼塘可以养殖400-600条草鱼,同时还可以混合养殖大约250条鲢鱼和鲤鱼。对于鲫鱼,...
首先,需要了解养殖动物的生长周期和体重等相关因素。以猪的养殖为例,一头猪的生长周期一般为5个月左右,成年猪的体重一般为100公斤左右。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场地和设施的大小,以及人员的数量等因素进行计算,确定合理的养殖容量。 2. 合理利用场地、设施和人员等资源 除了动物本身的生长周期和体重等因素外,养殖...
水产养殖容量是指在一定的养殖条件下,能够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最大养殖密度。也就是说,在一个特定的水域环境下,可以养殖的水产动物数量是有限的,超出这个数量将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水质恶化、鱼病流行等问题。 二、影响水产养殖容量的因素 1. 水...
水面增养殖容量地计算,简而言之,就是要根据不同水域的水质、气候、底质等特点科学评估出水域内能够养殖的最大水产品数量以达到最优的生产效益而不对生态系统造成过度负担。这背后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生态学原理以及水产养殖技术。如何科学地评估、计算并确定一个水域的增养殖容量。一直以来是水产学界以及相关部门关注的...
第七条 水产养殖容量由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负责确定和调整,并予以公布。 第三章 水产养殖密度的控制 第八条 养殖生产单位和个人应按照规定的养殖容量控制养殖密度,不得超容量养殖。 第九条 养殖生产单位和个人应根据养殖水域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养殖品种,优化养殖结构,提高养殖效益。 第十条 养殖生产单位和个人应采...
此外,广西田东钱记鸡业也备受瞩目,其1栋养殖大楼便能容纳42万只产蛋鸡。该大楼采用创新的6层楼式养殖模式,每层均配备6层笼养设备,使得一层楼便可存栏约7万只蛋鸡,整栋大楼则可养殖多达42万只产蛋鸡,效率令人瞩目。目前,钱记鸡业在四川和广西两个基地的蛋鸡总存栏已超过470万只。企业还计划在浙江地区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