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出现“其行塞”的情况时,往往是阴阳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失衡。例如,蹇卦中坎为阳卦,艮为阴卦,山上有水这种卦象可能暗示着阳刚与阴柔的力量未能协调。 阳刚的力量可能过于急切想要突破阻碍,而阴柔的力量可能在制约其过度冲动。这种阴阳的不协调就导致了前行的受阻。在实际生活中,比如一个团队中,领导者的决策过于激进(...
方雨亏悔,终吉。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 象曰:鼎耳革,失其义也。 【训诂】:革,兑也。耳,兑象,六五,鼎以耳贵也。塞,不通,互《大过》也。其行塞,谓三不应上也。雉,离也。膏,乾之肥,亦或兑之泽。雉者,耿介之鸟也。雉膏,喻贤德也。方,坎之象也,始之义也。亏,亏食...
常所纳物受铉之处,今则塞矣,故曰“鼎耳革,其行塞”也。“雉膏不食”者,非有体实不受,又上九不应于己,亦无所纳,虽有其器,而无所用,虽有雉膏,而不能见食也,故曰:“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者,“雨者,阴阳交和,不偏亢者也。虽体阳爻,而统属阴卦。若不全任刚亢,务在和通”,方欲为此和...
《讼卦》变为《鼎卦》时,《讼卦》九五下行而之于三位,遂成《鼎卦》九三。卦变的结果,使原有的坎体消失,从而使原来的众象也发生了变化。原之“耳”,已上移,故曰“鼎耳革”。原为“通”,现已塞,故曰“其行塞”。原有“雉膏”,现已不见,故曰“雉膏不食”。“鼎耳革”、“其行塞”和“雉膏...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 九三:鼎耳掉了,移动鼎有困难,里面的山鸡肉也吃不上,刚好有雨,悔恨渐消,最终吉祥。 【原文】 象曰:鼎耳革,失其义也。 【翻译】 象辞说:鼎耳掉了,便失去了鼎耳的意义。 【解读】 九三具有阳刚之才,但没有派上用场。古时初期的鼎耳就是铸在九三这个位...
《周易》下经第五十卦,鼎之未济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 《象》曰:鼎耳革,失其义也。 五爻为鼎耳,而九三曰鼎革耳者,三与五互为兑卦,五为鼎耳,兑为毁折,犹鼎之失耳。鼎无耳不可操持,其行塞 - 日昇月恒(林映腾)于20240731
九三鼎耳⑴革⑵,其⑶行⑷塞⑸,雉⑹膏⑺不食⑻,方⑼雨⑽亏⑾,悔⑿终⒀吉。 【译】九三将鼎器的鼎耳除去,鼎的使用功能受到约束,野鸡、肥肉不能调制成饮食。与等同的鼎相比有众多不足之处,改正这种错误做法结局吉祥如意。 注释:⑴“耳”附在物体两旁便于提举的结构。《史记·封禅书》:“有雉登鼎耳雊。”...
《鼎》第三爻也是阳爻,故题“九三”。文王所系爻辞为“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 “耳”通“而”。贾谊《治安策》:“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文中三“耳”字皆用为“而”。“鼎耳革”即“鼎而革”。“塞”,堵塞,受阻。鼎乃“取新”,如...
[一日一句古文]九三:鼎耳革①。其行塞②。雉膏不食,方雨,亏③,悔,终吉。《象》曰:鼎耳革,卷其望也④。【译文】九三:鼎耳脱落了。筮遇此爻,打猎无所获。野味莫吃光,老天要下雨,不知何日能出猎,坐吃山空,食物将匮乏,节约渡难关,终于得吉利。《象辞》说:鼎耳脱落,意在说其人行动失宜。
鼎耳革①,其行塞②。雉膏不食③,方雨亏悔④。终吉有福,足胜其任。公餗乃珍⑤,于高斯危。在满戒溢,可以永年。天之大律。 【注释】 ①鼎耳革:鼎耳脱落。 ②塞:止。 ③雉膏:肥美的野鸡肉。 ④方雨亏悔:方雨:正在下雨。亏:毁。以上四句出自《易·鼎》:“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