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其七【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诗人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月夜,石鲸鳞甲动秋风。波漂菰米沈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译文 注释 【译文】 昆明池水的波光映现着汉朝开凿的功劳,汉武帝训练水军的旌旗依然飘展在眼中。织女的织机丝线无声地空对着...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七【作者】庾信 【朝代】南北朝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 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 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 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 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译文 注释 边塞上梁朝的音信已然断绝,梁朝的的使者也不见到来。听到的皆是胡地悲哀凄凉的音乐,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只能泪落痛...
《秦州杂诗·其七》译文: 浑浑莽莽万山重叠,孤独的秦州城处于南北两山之谷。 地面无风,天云却飘出塞外,尚未入夜,月亮即已照临关隘。 外出的使臣迟迟未能归来,可能是效法傅介子之壮举遇到了障碍。 久久地怅望着烟尘弥漫的天边,衰飒的秋景正在摧残我的容颜。 《秦州杂诗·其七》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七首。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其七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昆明池:遗址在今西安市西南斗门镇一带,汉武帝所建。《汉书·武帝纪》载元狩三年(前120)在长安仿昆明滇池而凿昆明池,以习水...
《感遇》(其七)的大意是:江南的原野上,虽然已经是肃杀的严冬,橘树却枝繁叶茂,红艳艳的橘子挂满枝头。难道只是因为江南气候温暖吗?不是的!主要是因为橘树本身具有像松柏那样耐寒的本性。丹橘本来是进献给贵宾的佳品,可是重叠的山岭、幽深的江河使此路不通。面对这种遭遇,只能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人们都提倡...
感遇十二首·其七【作者】张九龄 【朝代】唐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译文 注释 江南 丹桔叶茂枝繁,经冬不凋四季常青。 哪里是因为她所处地方的气候温暖,而是具有松柏品性。 荐之嘉宾必受称赞,山...
浪淘沙·其七【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译文 注释 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 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七》译文及赏析 原文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唐代: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译文 飘落在小路上的杨花碎片,就像铺开的白毡子,点缀在溪上的嫩荷,像青铜钱似的一个叠着一个。竹林里笋根旁才破土而出的嫩笋,还没有人注重它们,刚刚...
《秋怀诗十一首·其七》的作者是韩愈,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36卷。 【原文】 秋怀诗十一首·其七 作者:唐·韩愈 秋夜不可晨,秋日苦易暗。 我无汲汲志,何以有此憾。 寒鸡空在栖,缺月烦屡瞰。 有琴具徽弦,再鼓听愈淡。 古声久埋灭,无由见真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