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结论充分解释了“集中兵力”的优势:兵力占据优势的一方不仅最终能够赢得胜利,而且兵力优势越大,战斗损耗越小。这也符合客观事实,因为红方兵力越强,则蓝方兵力消耗越快;随着蓝方战斗力的快速下降,其对红方的杀伤速度也在加速下降,对红方造成的损耗自然也就越小。尽管这一结论似乎与人们心目中“投入兵力越多...
做到“集中优势兵力”这一条需要有全局观,着眼于对全局、对战争未来的深刻认知,要能够做到两点:一是能够放弃一些东西,不可能每一件东西都能得到,比如作战中放弃地盘。二是能够预判最终的东西是什么,我拿到这个东西后,会产生质的变化,比如毛主席预判拿下锦州。这两点是非常难的,大多数人一个“贪”字就让我们...
六大战术原则..一点两面:进攻时只攻一点,包围两面(敞开两面甚至三面)。集中兵力于一点上,采取纵长(点)与分散(面)相配合。那么开始突击时只有两三个排进入战斗,(形成)逐次增兵逐次消耗的“添油战术”,“头尖尾巴长”,
现代伟大军事家毛主席说过:集中以消灭敌人,分兵以发动群众。都是根据实际需要对于兵力集中和分散的收放自如的运用。孙子说:“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 “专”通“抟”,本意为把分散的东西聚集成团,这里指集中兵力。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方的兵力集中在一处,...
比如兵力优势的集中,它其实并不单单是兵力数量优势的集中,同时还有火力优势的集中。在战争中,由于双方武器装备水平的差距,有时候就是具备了几倍乃至十倍数量的优势,在火力方面反倒未必占到优势。真打起来了,你有10倍兵力数量优势,说不定人家反倒对你具有10倍的火力优势,这仗当然不好打了。再有一个情况就是...
集中兵力之所以必要,是为了改变敌我的形势。第一,是为了改变进退的形势。过去是敌进我退,现在是企图达到我进敌退之目的。集中兵力一战而胜,这个目的在本战斗就达到了,也给予影响于全战役。 第二,是为了改变攻守的形势。退却到退却终点,在防御战中基本上属于消极阶段,即“守”的阶段。反攻则属于积极阶段,即“攻”...
如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明确指出:“‘集中大力,打敌小部’,仍然是游击战争战场作战的原则之一。”“集中兵力并不是说绝对的集中,集中主力使用于某一重要方面,对其他方面则留置或派出部分兵力,为钳制、扰乱、破坏等用,或作民众运动。”当解放战争开始的时候,粟裕、谭震林在苏中七战七捷,刘邓大军在定陶歼灭敌军...
在信息化战争中,一定要集中兵力吗?以前我们经常讲要集中兵力,其实集中兵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集中火力,因为当时的火力数量不足,射程也不够远。但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火力不足不再是一个问题,相反现在的火力的强度与烈度早已超过了人类可以承受的范围。所以,现在如果还倡导集中火力的话,容易被战场态势感知能力...
●集中优势兵力要以能在关键的时间和地点,部署足以瘫痪摧毁敌目标的力量为标准,适时适地适度集中优势兵力。●集中优势兵力需要在机动中边计划、边组织、边调控、边完成,一旦得手迅速分散隐蔽,视机形成新的集中态势。集中优势兵力是古今中外军事家都十分重视的一条作战原则,是作战取胜的法宝。《孙子兵法》中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