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书是中国古代对论述兵法的著作的称谓,后成为军事著作的通称。现存最早的完整兵书是《孙子兵法》。解释 基本解释 [book on the art of war] 讲述兵法的书。如《孙子》《吴子》等。中国古代对论述兵法的著作的称谓,后成为军事著作的通称。引证解释 1.古代军事著作的统称。如《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
原称《黄石公三略》,是著名的古代汉族军事著作,属于道家兵书。此书侧重于从政治策略上阐明治国用兵的道理,不同于其他兵书。它是一部糅合了诸子各家的某些思想,专论战略的兵书。南宋晁公武称其:“论用兵机之妙、严明之决,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易亡。”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被当时武学必读书《武经七书》编入...
(一)中国古代十大兵书 《孙子兵法》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春秋末孙武著,今存本13篇。 孙膑兵法》为战国时齐国孙膑所作,共39篇,图4卷,隋以前失传,1972年在山东临沂县西汉基中重新发现其残简。 《》由吴起、魏文侯、魏武侯辑录,共48篇,今存“图国”、“料敌”等6篇,都系后人所撰。 《六韬》传说周代...
1、《姜太公兵书》(周朝)姜尚 中国完整统一的军事哲学思想,是从姜太公开始的。周公旦的“文治”与“武功”谋略,也是学自于太公而又加以发挥的,可以说,周朝的统一大业与太公的谋略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姜太公的谋略思想,主要体现在《六韬》之中。虽然《六韬》是后人追述的著作,但这是因为古人没有著书的观念...
《尉缭子》古代重要兵书,由战国尉缭子所作,共31篇,今存有5卷,共24篇。在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伪书,但1972年银雀山汉墓出土文献证明 《尉缭子》并非伪书。 六部,《司马法》 《司马法》是现存最古老的军事思想,比孙子兵法还要早。所谓司马,即掌握马的人,和司令差不多,相当于国防部长。据说是姜太公...
《尉缭子》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对于它的作者、成书年代以及性质归属历代都颇有争议。一说《尉缭子》的作者是梁惠王时的隐士,一说为秦始皇时的大梁人尉缭。一般署名是尉缭子。 六、《司马法》 《司马法》,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说:“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
中国古代十大兵书 1.《孙子兵法》——亦称《孙子》号称“兵学圣典”和“世界古代第一兵书”春秋末期孙武所作,共三卷。卷上: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卷中:势篇、虚实篇、军争篇、杂变篇、行军篇;卷下: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2.《孙膑兵法》——亦称《齐孙子》战国时齐国孙膑所作。
NO.1 最早的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亦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为春秋末孙武所作,共三卷。孙武,字长卿,齐国人,后归吴,与伍员助吴攻楚,创下以少胜多的战例。 《孙子兵法》有十三篇传世。卷上:计篇、作战篇、谋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