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释义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摘自《墨子·12章尚同(中)》 解释:凡是于天下人有利的事就去干,帮助它兴办起来;凡是对天下人有害的事,就把它除掉。 赏析:此句旨在告诫为政应当保留那些对国家发展有利的政策,并及时地革除那些于国不利的弊政,保证治理有效,才能实现社会的繁荣昌盛。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题目】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解析】 【译文】兴天下的利益,除天下的祸害。 反馈 收藏
“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 A. 儒家 B. 法家 C. 墨家 D. 道家
“明鬼”就是认为鬼神是存在的,而且鬼神能够惩恶扬善。 墨子把兴利除害作为行事准则,“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家弟子最看重的是“义”,“义者利也”,这个“利”不是个体的私利,而是天下的公利,墨家的“义”就是“天下之大利”。“利天下”、“利人”就是墨家的终极人生价值,是他们心中的“大义”。
【品读】荀子在这里深刻地指出,汤、武“天下归之”和桀、纣“天下去之”的决定因素是人心的向背。荀子通过汤、武和桀、纣的兴亡警告执政者:谁能“兴天下之同利,除天下之同害”,就得民心,政权就巩固,谁“积其凶,全其恶”,就失去民心,政权就保不住。#国学铭言# 作者:许 树 侠 校稿:游金地 小扬...
兴天下之利 除天下之害 语出《墨子》。墨家人物多来自于社会底层,推崇兼爱节俭。墨子更是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一生“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把老百姓的利益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认为“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仁人志士做事,必须讲求...
翻译文言文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译文】兴天下的利益,除天下的祸害。反馈 收藏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翻译是凡是于天下人有利的事就去干,帮助它兴办起来;凡是对天下人有害的事,就把它除掉。兼爱的介绍:指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春秋、战国之际,墨子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他针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墨子》中有《兼爱》三篇,阐述其...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意思是为天下人谋求福利,除去对天下人有害的事物。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这句话出自《墨子·兼爱上第十四》,是墨子的主要思想之一。墨子认为,天下之人应当平等,所有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没有任何的歧视和压迫。而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就是兼爱,即所有人都要爱别人如同爱自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