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姜维继费祎统率蜀军之后,却错误地总结了兴势之战的经验,认为固守秦岭外围,“适可御敌,不获大利”,决定放弃汉中外围,收缩防守,撤消了外围的大部分据点,将蜀汉军队集中到汉、乐二城(恰是兴势之战时王平反对的意见),企图以此来诱使敌军重兵进入汉中盆地,待其乏粮撤退时再行反攻,全歼来寇。 结果,姜维的决定铸成...
兴势之战,是三国时期一次大规模战役。蜀国打了胜仗,守住了汉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魏国打了败仗,但曹爽却借机对关陇军区司马懿原有势力进行了清洗,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双方皆大欢喜。唯一的失败者是被今人奉之为三国第一权谋家的司马懿。曹爽和司马懿交锋的第二个回合,大获全胜。那么,看起来曹爽非常厉害...
当魏军进攻兴势谷口进入胶着状态之时,前线将领曾经请示后方增调援兵,本身战事陷入胶着,蜀汉方面的援军业已到达汉中,此时申请援兵其实并无多大不妥,而此时钟毓以淮南防御诸葛恪为由变相的拒绝了曹爽增兵的请求。伐蜀的军队之中不乏有司马懿的亲信旧部,诸如司马昭、郭淮等人。然而我们实际上可以看到在“骆谷之战...
不过,蜀国战争史上还有一次非常经典的大型战役,没有诸葛亮和五虎将的参与,被很多人忽略了。这场战役就是公元244年的“兴势之战”,参战双方是魏国与蜀国。这场大战不仅参战双方出动兵力数量超过十三万人,而且对于蜀国有着生死攸关的重大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蜀国输了这一仗,马上就会面临灭国的巨大风险。公...
兴势之战,是蜀汉后期最为辉煌的一场战役,也是曹魏后期最为惨痛的一场失败。曹爽的十余万大军,被蜀汉的三万精兵,打得七零八落,几乎全军覆没。曹爽的军功和威望,也一落千丈,成了朝廷和民间的笑柄。而王平和费祎,却成了蜀汉的英雄,受到了刘禅的赞赏和奖赏。他们的战绩,也震慑了曹魏的其他将领,让他们不敢...
一场诡异的兴势之战 公元244年3月,此次战争的号角即将吹响,曹爽任命夏侯玄作为征西将军,任命雍州的刺史郭淮作为前锋,而他的门生邓飏和李胜以谋士的身份随从军队参战。计划从傥骆道举兵进入汉中地区,将阳平关作为基础目标,为什么说这场战争诡异呢?主要是因为他们所选择的这条线路。傥骆道这条线路长度大约240公里...
与此同时,蜀汉大将军费祎从成都率援军赶至,形成内外夹击之势。曹爽被迫下令撤退,蜀军趁机追击,魏军损失惨重,伤亡数以万计。🌟 战役意义 此战后,曹爽的威望大跌,为日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埋下伏笔。兴势之战中,蜀军充分发挥了山地防御的优势,以少胜多,成功击退魏军,是三国时期典型的山地防御战例。
就比如此前兴势之战中,面对曹爽伐蜀的大军,王平和部下就有过类似的争论。部属认为兵力有限不如重点防御,守住汉城和乐城两个要塞就能阻止魏军前进。但王平认为应该“错守诸围”,率兵守住阳平关等几个关口,将魏军拖住,让其进退不能,自然便会不战自退。后来王平果然在几个关口将魏军抵挡住,在费祎姜维的协助...
兴势之战是指三国时期魏正始五年(244年),蜀汉军于兴势(今陕西洋县北)击退魏军进攻的一场战役。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病亡,辅政的大将军曹爽急于建军功树威于天下,于正始五年贸然率军攻蜀。三月,曹爽西至长安(今西安西北),与征西将军、都雍凉诸军事夏侯玄统兵10余万,自骆谷口(今陕西周至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