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隋唐属于监察区名称,在唐前期是监察机构而非正式行政机构。安史之乱后,地方割据兴起,道成为事实上的地方行政机构,并伴随各地节度使,成为藩镇割据的开始。关内道 唐贞观元年(627)初置 ,关内道在古雍州地理范围,初辖,另兼治单于安北都护府,辖地相当于今陕山秦岭以北,宁夏贺兰山以东,内蒙呼和浩特...
关内道,盖古雍州之域,汉三辅、北地、安定、上郡及弘农、陇西、五原、西河、云中之境。陇、泾、原、渭、武、宁、庆、鄜、坊、丹、延、灵、威、雄、会、盐、绥、宥为鹑首分,麟、丰、胜、银、夏、单于、安北为实沈分。有都护府二,州二十三,县八十四。其名山:太白、九嵕、吴、岐、梁、华。其大川:泾...
由此可以发现,唐初陇右道地区的人口分布相对均匀,关内道地区的人口则重点集中在京畿附近。依次毗邻的延州、廓州、坊州三州的户数和口数都明显异常与其它州府。以平均每户的口数为例,关内道各州平均每户的口数均在4.48口左右,而坊州、廓州、延州每户的均口数却为1.55、30.07、1.52口,出现这种情况是极不正...
关内道,其名称源自古雍州的地理范围,最初管辖包括27个州和135个县,同时还管辖单于安北都护府。其地域范围广阔,大致涵盖了现今陕西秦岭以北、宁夏贺兰山以东、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以西,以及阴山、狼山以南的河套地区。在开元二十一年,出于管理需要,唐朝政府将长安周边地区从关内道中分离出来,建立了...
从唐宪宗元和年间开始,再次在经略军设置宥州,仍旧列为上州,在城内另设延恩县,为上县,隶属于夏绥银观察使管辖。 胜州胜州是隋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的一个地名。 丰州丰州,古代行政区划名。作为地名在中国有多处,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两处,一是位于京畿道关内道的丰州,二是位于晋安郡(福建)的丰州(今福州)。两...
关内道,即指唐代时期关中、陕西、山西等地区所组成的发达交通网络,是唐朝政权的命脉之一。关内道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地理因素、经济发展和政府措施等。 首先,地理因素对关内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关内地区山水相连,地势平坦,易于修筑道路和运输。尤其是关中平原的地形条件,为道路的修建提供了极大的...
历史地名> 关内道 唐贞观元年(627)置。《唐六典》卷3:关内道“东距河,西抵陇坂,南据终南之山,北边沙漠”。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北, 内蒙古阴山以南,宁夏贺兰山、甘肃六盘山以东地区。开元二十一年(733)分置京畿道,与关内道同治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乾元元年(758)废。但作为地理区划名称直至五代仍被沿用。
唐朝的京畿道和关内道:你知道多少? 唐朝的京畿道和关内道是唐代行政区划中的重要部分,它们在地理位置、行政功能和历史变迁上都有独特的地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道的特别之处吧! 京畿道:皇帝的家园 🏯 地理位置:京畿道是唐朝的特别行政区,相当于现代的首都圈。它的范围大致包括长安(今天的西安)、华原(...
历史知识> 关内道 唐贞观元年(627)分天下为十道,此其一。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北、甘肃祖厉河流域、宁夏贺兰山以东以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以西和狼山以南的河套等地。开元二十一年(733)置采访处置使,又分今陕西中部另置京畿道,京畿、关内二道同治长安(今西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