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Yellow River),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长河。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
1/《凉州词二首·其一》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滚滚黄河向天边奔涌,跃上云端。而在万丈高山间,矗立着一座孤城,那便是玉门关。那在夕照里吹羌笛的汉子啊,为什么要一遍遍地吹《折杨柳》?为什么要让羌笛的凄音把自己包围?要知道春风是过不了玉门关的啊,又何...
主题和意义:这首词是金朝文学家元好问创作的作品,《水调歌头·赋三门津》是一首赞美黄河和描写三门峡雄险气势的词篇。词中通过描写三门津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美好和黄河雄浑气势的赞美。词中也寓托了词人在国家危难之时以力挽狂澜为己任的自豪和自信。艺术特点和美学价值:《水调歌头·赋三门津》以其雄奇...
黄河并不总是黄 历史上黄河有据可查的变清次数有43次之多,平均40多年就有一次。 黄河之清,最早发生在东汉光武帝建武九年(公元33年),当时“平原河水清”(今山东德州一带),这与中原王朝政治经济中心从关中地区东移洛阳盆地,西北地区环境得以修复密切相关。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诗人通过描写黄河“远上白云间”和“一片孤城万仞山”来表现出黄河的伟大和壮丽。“黄河远上白云间”这句诗句表现了黄河气势磅礴、逶迤不息的形象。它远在白云之间,显示出黄河的长度和广阔。“一片孤城万仞山”则描绘了黄河沿岸的景象,表现了黄河两岸山峦高耸、孤城阴森的...
1. 黄河,我国第二大河流,以其携带大量泥沙而闻名于世,全长约5500千米。2. 这条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九个省和自治区,最终在山东东营注入渤海。3. 黄河的主要支流包括白河、黑河、湟水、祖厉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无定河、汾河、昌弯河、渭河、洛河、沁河和大汶河等。4. 治理黄河...
关于黄河的历史故事简短 网讯 网讯| 发布2021-10-20 1·、大禹治水;禹之前鲧被舜派去治水,他采用了“堵”的方法治了3年,失败了,禹改变了鲧的做法,采用了“疏”的方法,开渠排水、疏通河道,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九过家门而...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宋·元好问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
——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南北朝民歌《木兰诗》节选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