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流行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的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五月五(农历),过端午。”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续齐谐记》、《荆楚岁时记》载,魏晋南北朝后端午节便与纪念屈原结合起来。通过设坛祭拜、游江、龙舟竞渡、粽子寄情、乡里“闹晚”使这种民俗在屈原故里...
端午节吃咸鸭蛋是一大习俗,俗话有云:“要吃咸蛋粽,才把寒意送。”端午节过后预示着炎炎夏日来临,动植物活动进入旺盛阶段,加上气候潮湿,病虫细菌活跃,容易引发众多疾病。端午节吃咸鸭蛋,可以祛毒,有利保持身体健康。05 端午节诗词 关于端午节的诗词也很多,诗人们在这一天,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思。《浣溪...
端午节的另一类民俗活动,就是为了驱灾辟邪的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与夏季时令相关 有学者的考证,端午的起源、形成与夏季的时令有着密切的关系。1983年,刘德谦先生在《端午始源又一说》中,认为端午来自夏、商、周时期的夏至。他援引岁时风物名著《岁华纪而》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日叶正阳,时当中夏。”也即...
我们迎来了端午节 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古时“端”与“初”同义 “五”和“午”相通 因而又叫“重五节”“重午节”历经2000多年的传承 今天的端午节 有香气、有色彩 饱含民俗趣味 海报制作 | 王荣佳 端 午 起 源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 说法众多 其中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 纪念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军...
端午·介绍篇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纪念介子推说以及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据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举行...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
先说“端午”这两个字,“端”是开端、开始,“午”就是炎热的夏天,午时是11:00-13:00之间,是一天里最盛热的时候,端午则是一年之中最盛热时候的开端,也就是盛夏的开端。 端午节的时间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
一、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 1、源于纪念屈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蒲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尽,就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一说纪念吴国忠臣伍子胥的忌日),与春节、中秋等节日同属东亚文化圈的中国大陆、日本、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