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今之冬至 冬至,绝非一个普通的节日。它以丰富多样的习俗活动为纽带,将亲情、友情紧紧相连,让人们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浓浓的温情与爱意。无论是北方的饺子,还是南方的汤圆,亦或是那充满诗意的九九消寒图,每一项习俗背后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温暖的情感寄托,令人心生向往,吸引着无数人去探寻、去传承。
冬至是反映太阳光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回归运动的节气。冬至这天太阳南行到极致,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黑夜时间最长的一天。自这天起太阳直射点往北返回,北半球各地(我国位于北半球)太阳光渐强,白昼逐日增长。冬至这天是"日行南至、往北复返"的转折点,对于北半球各地来说,太阳高度自此回升,太阳光逐渐增强。
6、唐宋时期,冬至与岁首并重,甚至民间还有“肥冬瘦年”之说,大致的意思是,冬至节送人的礼物,要比过年时候还多。7、到了冬至,老人常说的“数九寒天”开始了,一年里最冷的日子要来了!8、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数九”习俗,从冬至起,每九天算一“九”,数“九九”八十一天之后,寒冬差不多也就过去了。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由周到秦,都以冬至日当作岁首,也就是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冬至,十一月中来。终藏之气至源此而极也。”表示着迎来第...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咏冬至诗 南朝宋 · 袁淑 连星贯初历,令月临首岁。荐乐行阴政,登金赞阳滞。收凉降天德,萌华宣地惠。司瑞记夜晞,书云掌朝誓。冬至 唐 · 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
1, 今日,冬至! 2, "太冷啦!" 不知道最近,你是不是和小编有一样的感叹,都说今年是最暖年,可为啥大家不约而同都觉得冷? (详情可点击: "最暖年"为什么这么冷?国家气候中心回应 ) 3, 12月22日11时27分,我们迎来了 2023年的最后一个节气 ,不过需要注意,冬至并不是24...
在古代,冬至是非常重要的一天,因为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了,所以古人认为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因此也有了“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一到,开始数“九”。在古代,入九以后,文人墨客喜欢搞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
从气候上看,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
1、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2、今日冬至,山河伴月,愿你我心纳吉、万事兴、岁平安!3、冬已至,春不远。4、冬至,看千山暮雪,时光染寒,愿此时平淡,彼时灿烂。5、立冬至,愿你拥抱太阳,幸福快乐,冬日吉祥。6、凛冬已至,星河长明,寒来暑往,秋收冬藏。7、寒冬岁末,流年辗转,今日冬至,愿温暖常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