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三略》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著作。后泛指兵书、兵法。是反映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代表作。六韬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著名的黄老道家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
二十三《六韬·龙韬·将威》武王问太公说:主将应该怎样树立威信?太公说:通过赏罚审慎严明,做到所禁必止、所令必行。诛杀地位高的人,奖赏地位低的人。做到刑罚能及于最上层,奖赏能达到最下层。二十四《六韬·龙韬·励军》武王问太公说:怎么使三军官兵令行禁止,冲锋在先,英勇杀敌呢?太公说:作为将帅要做到礼...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的道家兵书,作者姜子牙。汉程国学提供六韬全文、拼音、译文赏析以及全文朗读mp3,是学习《六韬》的最好选择。
六韬 西周 姜尚 第一篇文韬 文师第一 文王将田,史编布卜,曰:田于渭阳,将大得焉。非龙非,非虎非罴,兆得公侯,天遗汝师。以之佐昌,施及三王。文王曰:“兆致是乎?”史编曰:“编之太祖史畴,为禹占,得皋陶,兆比于此。”文王乃斋三日,乘田车,驾田马,田于渭阳,卒见太公坐茅以渔。 文王劳而问之曰...
《六韬·文韬·六守》是姜子牙的著作。六守篇首先论述了国君失去天下的原因在于用人不当。接着论述了选拔人才的六条标准:仁、义、忠、信、勇、谋。并进一步说明应用富之、贵之、付之、使之、危之、事之等六种手段来考察,就能够知道其是否符合这六条标准。然后指出国君必须控制和掌握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三大...
君子乐得其志,小人乐得其事。《六韬•文韬•文师第一》 【译文】君子乐于实现自己的抱负,平凡人乐于做好自己的事情。 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以家取国,国可拔;以国取天下,天下可毕。 《六韬•文韬•文师第一》 【译文】用香饵钓鱼,鱼便可供烹食;用爵禄网罗人才,人才就能尽为所用;...
《六韬·豹韬·分险》是出自《六韬》的文言文作品。文中论述了敌我双方在山、水交错的险隘地形上形成相持状况的情况下,在作战指导上的作战方法。作品提示 本篇论述了山水隘险地带的作战方法。敌我双方在山、水交错的险隘地形上形成相持状况的情况下,在作战指导上,首先要加强戒备,“处山之左,急备山之右”,以...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的道家兵书。全书有六卷,共六十篇。《六韬》的内容十分广泛,对有关战争和各方面问题,几乎都涉及到了。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它的战略论和战术论。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六韬·龙韬·立将》不要因为身份尊贵...
《六韬》《三略》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著作。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著名的黄老道家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