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六百年》是祝勇创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于2020年5月。《故宫六百年》以紫禁城建筑的空间次序横坐标,以紫禁城历史的时间次序为纵坐标,立体、全景式地反映紫禁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通过对紫禁城600年历史的回顾,揭示定都北京的历史意义,展现中华文明在宫殿建筑、园林、绘画、读书藏书等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内容简介...
本书以紫禁城建筑的空间次序横坐标,以紫禁城历史的时间次序为纵坐标,立体、全景式地反映紫禁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通过对紫禁城六百年历史的回顾,揭示定都北京的历史意义,展现中华文明在宫殿建筑、园林、绘画、读书藏书等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同时对封建皇权的黑暗残酷进行批判,揭示中国历史走向二十世纪的民主自立的历史必然性...
在紫禁城西南角,一片占地 23.8 公顷的古典园林静静矗立。它曾是明清帝王祭祀土地与五谷之神的神圣场所,如今却成为百姓休闲赏景的城市公园。这座名为 "中山" 的园林,历经六百年风雨变迁,见证了中国从帝制到共和的历史转折,也承载着无数北京人的集体记忆。六百年社稷坛:皇权与农耕文明的见证 永乐十八年(1420 ...
今年是故宫建成六百周年,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画栋雕梁,无处不有楹联堂匾。其中有不少是由皇帝亲撰,余皆饱学的大臣所为,或且由皇帝钦点,内容有称仁颂德,也有描绘自然风景,抒写闲情逸致。“澎湃新闻·古代艺术”(www.thepaper.cn)从今天起将刊发“六百年故宫鉴赏”系列,关注并介绍...
六百年屹立不倒,故宫是如何做到的?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之遥科普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故宫建成于1420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见证了明、清两朝,以及中华民国的兴衰往事。寻常房屋,使用寿命往往只有50年到80年。故宫是如何做好防灾工作,在经历这么长时间的风风雨雨后,依然屹立至今的呢?故宫...
六百年徽商历史,除了丰厚的物质遗产,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徽商主要从事长途贩运,“岭南塞北,饱谙寒暑之劳;吴越荆襄,频历风波之险”。远至日本、越南、欧洲,都能看到徽商身影。行商途中被窃、被盗、被杀或者病死的记载不绝于书,但徽商“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餍焉”,体现...
在众多的历史事件中,作者选取了殷商六百年间最具代表性和启示性的历史事件,如商族的起源、殷商的崛起、甲骨文的发明、挂甲出征的妇好等,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深入剖析,为我们揭示了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同时,作者也关注了那个时代的人物形象,让我们更加立体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貌。其中,我最感...
《北京文化史》,阎崇年 著,北京出版社,2021年2月。 故宫在六百年里,都发生了什么? 燕王朱棣从北平(今北京),发动靖难之役,经过3年多时间,夺取南京,占领皇宫。朱棣登上皇帝宝座,改第二年为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 永乐帝夺取皇位之后,做出一项重大决定,就是迁都北京。从此,北京继元大都之后,又一次成为...
太戊,甲骨文作大太戊、天戊,子姓,名伷,商王太甲之孙,太庚之子,小甲和雍己的弟弟,商朝君主,在位七十五年有商六百年在位时间最长的。太戊后任用巫咸辅佐朝政,巫咸治理王家政事很有成绩,于是写作《咸艾》和《太戊》。《咸艾》是总结巫咸辅佐政事的经验,《太戊》是记述太戊时期的历史,二书现今均已失传。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