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是由苑原、潘明光执导,韩再芬、黄新德等主演的剧情电影。该片于2 011 年上映。 该片讲述了桐城籍宰相张英家人与邻居吴家因院墙位置起争执,张英附诗家书劝家人让墙三尺,其谦让之举感动邻居吴家也后撤三尺,两家院墙间留下六尺宽小巷遂得名“六尺巷”的故事。 基本信息 六尺巷(2011)导演:苑原潘明光...
“六尺巷”中蕴含的“谦和礼让”“和为贵”理念代代相传,滋润着中华儿女的心灵。“六尺巷”中的“让”与“和”张耘,张英的十二世孙,出生成长在“六尺巷”旁,现在是六尺巷社区的党总支书记。在20多年的社区工作中,他常用“六尺巷”的典故劝导人,祖先的处世智慧帮助他化解了不少社区矛盾、邻里纠纷。习近平总书记...
桐城,因适宜种植油桐而得名,有着1200余年建城史,自古人杰地灵、文风昌盛。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了解六尺巷历史及其传承。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内部矛盾要用调解的办法解决。六尺巷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要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场所,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作用,...
10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来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桐城,走进这条六尺巷。跟随总书记脚步,我们一起去感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珍贵价值,领略治国理政智慧中的文化基因。一封书信,成就一条名巷 青砖黛瓦,卵石地面。秋日的阳光,穿过墙外茂密的树叶,在六尺巷巷道留下斑驳光影。巷口,矗立的太湖石,镌刻着一...
六尺巷传说是一则发生在清代康熙年间安徽桐城境内的民间故事,是一种民间文学,是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六尺巷传说讲述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的府第与一吴姓人相邻,吴家盖房欲占张家隙地,双方为此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张家人驰书京都,张英阅罢,立即批诗寄回,诗曰: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
旅游贴士: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西后街,全天免费开放。高铁桐城东站乘3路公交至六尺巷站,或自驾导航"桐城六尺巷景区"。周边可串联桐城文庙、左忠毅公祠等景点,建议安排半日文化漫游。春秋两季桂花飘香时,最宜感受巷弄的诗意。 SocksRacket 4分 满意 一般吧,周围有个比较水的博物馆,然后一堆卖特产的。总体没什么...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全长100米、宽2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巷道两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儒家思想强调“仁爱”与“礼让”,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关爱,以礼为行为规范。《六尺巷》的故事完美诠释了儒家的这一理念。张英作为朝廷重...
六尺巷位于桐城市市中心,直来直去不过百米,没有胡同那般蜿蜒深邃,巷宽六尺,装不下热闹的商铺。青砖黛瓦碎石路,头顶连天香樟树,几乎是它的全部。就是这条巷子,每年却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前来参观。桐城市六尺巷近景。新华社记者 陈诺 摄 《桐城县志略》等史书记载,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
但可以肯定的是,流传至今的张英诗文集中没有关于“六尺巷”的记载。二、江苏镇江版,主角为张京江 千里来书止为墙,让他几尺也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葛虚存(清末民初人)《清代名人轶事》(1922年版,下图)之“张京江遗事”载:“京江风度端凝,为清朝第一。……又公入相时,其府垣外有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