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第六》记载:公西华赤出使齐国,冉有替他母亲向孔子请粟。孔子答应给她六斗四升。而冉有却给了他八十石。孔子知道后说:“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君子周急不继富。”可见,公西赤比较富有。 在孔子弟子中,他以擅长祭祀之礼、宾客之礼而著称,善于交际。《大戴礼·卫将军文子》曰:“...
公西华,名赤。《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公西赤,字子华。少孔子四十二岁。”《孔子家语·弟子行》说:“齐庄而能肃,志通而好礼,傧相两君之事,笃雅有节,是公西赤之行也。”孔子以为,“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公冶长》)盖公西华的才能是习于礼仪,擅长接待宾客,送往迎来。
由此推知,几个弟子在老师孔子旁边席地而坐。题目“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交代了学生姓名和典型的学习场景。 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这四位弟子: 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侍坐时的年龄大概51岁。 子路性情刚直,好勇尚武。《史记》记载,拜入孔门之前,他志气刚强,性格直爽,头戴雄鸡式的帽子耍威...
从公西华的语言中表现了公西华不仅态度谦虚谨慎,说话也委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 由原文“非曰能之,愿学焉”可知,公西华有谦虚恭敬的一面,他不说自己能做到什么,但是愿意学习;由原文“宗庙之事……愿为小相焉”可知,他侧重以礼治邦;而且自己的志向是什么,不直接说,而是在铺垫...
——《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坐》人物志行浅说 于树华 作者简介:于树华,江苏省特级教师,南通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坐》是记载孔子与他的四位学生谈论志向的一篇短文。文章虽短,却非常真实地录下了各人说话的主要内容,乃至神态、语气、...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作者】论语 【朝代】先秦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
愿学焉”可知,公西华有谦虚恭敬的一面,他不说自己能做到什么,但是愿意学习;由原文“宗庙之事……愿为小相焉”可知,自己的志向是什么,不直接说,而是在铺垫之后最后才委婉地表达出“愿为小相”;结合下文孔子的说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可见,孔子对公西华的才华是很肯定的,更能证明公西华的谦虚恭敬。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
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亦称公西赤,春秋末年鲁国学者。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人。东周时期鲁国学者、孔子弟子,七十二圣贤之一,比孔子小四十二岁。为人谦逊有礼,审时度势。唐玄宗尊之为[邵伯],宋真宗加封为[巨野侯],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公西子」。 孔老夫子一向爱生如子,虽然有时会严厉训斥,但是本意都是...
公西华,别名公西赤,字子华,出生于公元前509年。他是中国东周时期鲁国的学者,是孔子七十二贤人的其中一个公西华一生有很多故事,最著名要数《公西华侍坐》这个故事了。孔子的四个弟子围着孔子而坐,孔子就问他们的志向。子路第一个率先说出自己的抱负,说:“一个拥有千辆马车的中等国家,还夹在大国之间,受到他们军...